第429章 天可汗的作风_张阳李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9章 天可汗的作风

第(2/3)页

树的份上,暂时先忍了。

        “罢了,就让外面的士族中人去议论吧,这些天有不少人来信说是老夫被伱软禁在了骊山。”

        张阳深吸一口气,“还有这等事?”

        欧阳询老先生在士族中的威望自然是不小的,但凡老先生有什么动向,肯定备受士林中人关注。

        “老夫对外送信出去了,说是来骊山暂住几日。”

        “难不成世风日下,他们还打算围攻骊山不成?”

        “那自然不会,这些人只会将你张阳名讳传遍大江南北,将你编排成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李渊还在端详着自己写出来的字,“朕的这些字如何?”

        看李渊写的正是武德二字。

        也不知道老人家是在告诫人要讲武德,还是在纪念他的武德一朝。

        真是年纪越大的越喜欢在话里带着一些玄机。

        又向老先生和太上皇行礼,张阳解释道:“我是诚心希望老先生来骊山养老,我们骊山的空气环境都是最好的。”

        欧阳询望着骊山道:“看此地风景,确实能够让老夫忘却人间琐事,是个好地方。”

        张阳带着媳妇离开的时候,李泰这小子还故作好学的模样,向老先生请教书法。

        “魏王殿下人不大,倒是会栽赃我了。”

        李玥捂嘴笑道:“骊山要建设,我们的印刷术虽有老先生字帖,可那终究只是临摹所用,要是老先生能够亲自指点一二,印刷术便能更上一层楼。”

        正要走上骊山的石阶,转眼又看见小武和徐慧骑着小熊,正追赶着村子里的一群娃娃。

        看她们嬉笑模样,好不开心。

        宫里,李世民听着褚亮禀报卢承庆事宜之后的安排。

        “陛下,郑国公与徐御史求见。”

        听到话语,李世民沉声道:“入殿。”

        褚亮只好先停下自己的禀报。

        魏征和徐孝德一起走入甘露殿中,递上一份奏章。

        太监将奏章递到李世民的桌案上。

        这两天做皇帝的也没有睡好觉,本就过了秋天火气重,想着到了冬天可以好好休养。

        没想到又出了卢承庆的事情。

        打开奏章看着其中的内容,李世民颔首道:“御史台希望加大查问之权,还要联合坊间一同检举?”

        徐孝德躬身道:“陛下,此次卢承庆的事由能够看出查举之权示弱,若加强查举之权便能约束官吏,寻常官吏也就罢了,尤其是有大族背景之人,想要查探会有诸多阻挠,张尚书给下官启发,这便与郑公商量。”

        李世民放下奏章,神情凝重,“郑公以为呢?”

        魏征先是行礼,朗声道:“陛下,可以尝试。”

        又是张阳,还是他!

        从他回到朝堂来朝上,朕就没有一天的好日子,那小子满脸笑容的模样浮现脑海中,想象着将他吊在承天门,碎尸万段的模样。

        “那便试试。”

        李世民喝下一口祛火的苦茶,再看褚亮,“大理寺继续追查那些银钱的去向,定要将那帮盗匪抓出来。”

        在魏征来之前,褚亮正在禀报这件事的情况,灞上那一片哪有什么盗匪出没,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盗匪。

        之前抓人来大理寺的家伙早就不在长安城了,走得很干净。

        这些家伙提前有安排,一起动手,一起抓人,再是迅速离开长安城。

        出了城还要去什么地方找这些人的踪迹。

        田间地头?看谁都像是盗匪。

        这还怎么找?

        褚亮感觉自己这个大理寺少卿做到头了,这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带着忐忑的心情,褚亮走出甘露殿,这也太为难人了,好想现在就回乡养老。

        小偷小摸的事情倒也没有,一来就这么棘手的案子。

        也难怪当初程咬金会说长安城妖风阵阵,现在看来此言不虚。

        秋日最后的一缕暖风也离开了关中,日子转眼到了十一月下旬,一场大雪落下,繁华的长安城好似就要淹没在大雪中。

        在街头巷尾中,屋檐下还有些许人间烟火气。

        许敬宗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喝着,“就知道李义府这个家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张阳李玥》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11650/11650614/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