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传承!!!_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6章 传承!!!

第(2/3)页

指挥所就相当于一个部队的大脑,一般都处在大后方,

刘武如此胆大的作风可吓坏了后方指挥部,但他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来自战斗前线的消息及时的制定战斗计划。

某日的凌晨,敌人向我军发动突然袭击,但被我军警戒的哨兵发现,当场击毙,见偷袭失败,敌军仓皇而逃。

看着敌军的尸体,刘武皱着眉头思索,偷袭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把敌军一锅端了,一劳永逸。

为了完成对敌军的进攻计划,必须先完成对敌人动态的了解,

雨林的高山中有数不尽的洞窟,每一个洞窟里都有可能藏着一窝一窝的敌人,

要想勘察完毕显然是一个难题。

但刘武不是会被困难击倒的人,为了一窝端掉潜藏在洞窟里的敌人,

刘武带领着将士们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捣毁山上的建筑设施,找出并击毙潜藏在溶洞中的“老鼠”。

这样一番下来,我军周围的安全隐患就被彻底解决,还未开战就给了敌人重重一击。

接下来,就是“二中队”主动出击的时候了。

在一次夜间巡逻时,哨兵发现了一处敌人的营地,在向指挥部汇报后,

刘武当机立断,立刻率领二中队对敌方营地展开突袭,结果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大获全胜。

第一次主动出击胜利后,刘武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但是这次胜利无疑是对新兵们最大的鼓舞。

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刘武制定出了周详的计划,连续对敌方主力展开猛攻,最后以极小的伤亡彻底消灭了敌军妄图死守阵地的意图。

在多次的战斗当中,刘武不仅采用突然袭击、中心开花、左右开弓、引蛇出洞、声东击西等战术,每次还身先士卒,冲在最前头。

这点也与他的父亲刘之野一样,长官不带头冲锋士兵又何能不畏生死,刘武的勇敢也赢得了部队许多士兵的尊重。

在L山战场上,刘武率领的二中队,前后一共打了一个多月。

他们完成了多次任务,并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这是整个战场的最高嘉奖。

对于夸奖,刘武只是淡然一笑道:“值得夸奖的是全军所有的战士,我只是这个大团体中的一份子,毕竟没有他们,我一人纵有三头六臂……”。

转过年来的年1月6日凌晨,滇边L山的那拉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这时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前指值班的指挥员从电话中得知,敌军一直向167高地紧急增兵,此时夏军“黑豹突击队”已经开始行动。

“黑豹突击队”大队长钟兴国听到这个消息吃了一惊。

敌军兵力越来越强,在敌方占据有利地势的情况下,“黑豹二中队”能否完成任务?

167高地位于L山那拉战场的底部,海拔仅有167米,四周被青山环抱,如虎口钢牙一般从底部凸起。

这个地方有数不清的天然石洞,敌人的火力点就隐藏在某些黑黝黝的洞口下。

敌军在167高地修建了近20个屯兵防守工事,并且投入了一个连的兵力防守。

“黑豹”二中队九十多名指战员,分别组成潜伏队、主攻队、火力队、战勤队、医疗队等几个小组,分为第一、第二两支突击队。

他们本身就是尖刀部队特种兵,队员们每天早上凌晨起来埋头苦练,闭着眼睛都能将枪械和火箭炮等武器拆开再装起。

前指决定在1月7日发动拔点战斗,代号“突击”,行动分为潜伏、拔点和后撤三个阶段。

1月6日凌晨4:30分,突击队副队长孙新春带队,20名敢死队员组成了潜伏分队向一号通道出发。

这条通道杂草丛生,在敌我阵地的鞍部,全长一百米左右,我军也需要下一个70多度的陡坡,中间是一片无遮挡的开阔地。

敌军一方需要上近80度的陡坡,可以到达167高地的一号洞和二号洞,敌方不定时地用弹药进行封锁。

在工兵班长马志军的引导下,潜伏分队悄悄向前摸进,不敢发出声音。

潜伏分队踏上一号通道的时候,167高地的顶峰很快响起了枪炮声,炸起地上的泥土,有些泥土直接溅到队员们的的脸上。

大家立刻紧张起来,难道敌人已经发现了?

孙新春让队员们就地隐蔽,过了一会儿,枪炮声安静了下来,原来这些枪炮是敌军为了壮胆胡乱发射的。

队员们继续前行,在6:20分到达了一号和二号洞口,这时离敌军越来越近。

他们到洞口时,被惊动的几只老鼠一阵乱窜,在杂草丛中发出“呲啦啦”的声音,队员们的心高高悬起,连忙屏住呼吸贴到石壁上。

两分钟后,周围又恢复了平静,孙新春从一号洞望去,发现洞内有一丝亮光,他警觉地用目光搜寻,发现亮光是从石壁上的缝隙透过来的。

没有发现异常之后,孙新春放下警戒哨,打开了自己的联络电台,按了七下开关,向刘武发出了安全到达的信号。

刘武接到孙新春发来的信号后,表情却很沉重。

接下来,队员们要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26897/2689766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