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6章 独当一面的刘铁林!!!
第(3/3)页
献殷勤,四处为她打听父母的下落;
马红梅有严重胃病,李佳琪便不惜花钱为她治病。
为了消除马红梅对他的戒备,他谎称:“我在果党里就是个检查军容风纪的小干部。”
李佳琪知道马家有两个孩子,生活并不富裕,他便做出疼爱儿女的样子,
先后连接送给马红梅洗衣机、电视机和各种衣物等价值1000多元的物品,从而更加深了他们的“父女之情”。
就这样马红梅不知不觉的沦陷了。
最后,她在李佳琪感情拉拢和金钱物质的引诱下,竟然不顾党纪国法,为他窃取机密文件大开绿灯。
去年5月21日,马红梅上班以后,开了介绍信去纪委办公室领取了《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重要文件选编》三册。
这本《文件选编》,共收有重要机关文件及领导内部重要讲话等绝密文件。
马红梅领到文件后,把其中两个《文件选编》发出,另一册在收发文件登记册上注明由马红梅保存。
实际这本文件已被李佳琪扣下。
李佳琪得到这本《文件选编》以后,连续几次向敌特密报,声称已获得绝密文件原件,催促派人来取。
没过几天,敌特派出交通员,从李佳琪处取走了这本绝密文件的原件和拍有绝密文件的胶卷。
重要文件和情报被交通员取走后,李佳琪没有得到敌特的及时回答。
于是,他又给敌特写信要求再派一名交通员来,最好派女的来。
今年一月17日,一架从香江启德机场直达燕京的班机刚刚在机场降落。
一个身穿米黄色灯芯绒上衣,满头卷发的中年妇女走下飞机。
她就是敌特派遣的女特务交通员蔡平。
蔡平:女,45岁,原籍苏省人。
几年前,她与香江一鲜花批发商结婚,从此定居香江。
1月18日这天下午,蔡平到友谊商店买完东西,又到华侨大厦兑换了人民币。
下午,她乘一辆出租汽车来到大耳胡同39号。
“我是从香江来的!”蔡平进门就作自我介绍。“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探亲,再就是给你办事儿!”
李佳琪听说是给他办事的,便急不可耐地说:“钱呢?”
“给你。”蔡平将钱递了过去。
李佳琪立马眉开眼笑地点数,“一千,二千,对,一共是一万港币。”说着还亲了一口这一摞钱。
真是死要钱!
交完钱后,蔡平左右环顾一下问:“这儿没问题吧?”
“没问题。”
“嗯,这是李佳宝给你的信,很重要。”蔡平递给李佳琪一封书信,又给了他用塑料纸包的两粒药片(密写药)。
第二天上午,李佳琪把来信显影后,喜出望外。
原来,敌特给他又封了“官儿”,委任他为“燕京站站长”之职。
蔡平还有李佳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她没想到自从下飞机接触李佳琪开始,就被秘密监控起来。
过了没多久,蔡平被市局依法拘留。
当专案人员手持拘留证站在她面前时,她脸色煞白,浑身发抖。
在审讯室里,蔡平供认了她此次来京为李佳琪送密信和特务经费的犯罪事实。
随着蔡平的招供,刘铁林觉得时机成熟了,他决定收网。
这天上午,燕京飘起了稀稀落落的雪花。
两辆闪烁着警灯的警车从市公局疾驰而出,直奔前门大耳胡同和农业银行。
带着录像设备的摄影师也随车前往。
警车的出动吸引了门口很多围观群众,大家伙还以为是电视台拍什么警匪电视剧呢!
几名侦查人员跳车下朝胡同39号急步走去。
他们冲进院内发现一个身材矮胖秃了顶的老头。
老头看到侦查人员到来,十分慌乱,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说:“你…们…干…干什么?”
一名侦查人员问道:“你叫李佳琪吧?”老头点头答是。
随后侦查人员表明身份并出示逮捕证:“根据我国刑法第97条之规定,你被逮捕了。”
不一会儿,李佳琪顶着光秃秃的脑门,面如死灰被押上了市局的警车。
“噢,原来是抓犯罪分子啊。”人群议论纷纷。
潜伏特务李佳琪被捕后,侦查人员对他的住所进行了搜查。
查获了他进行特务活动使用的密写、显影药剂和密写工具;
记着“情报局燕京站”代号、特务机关在香江的通讯联络地址、向特务机关报送的转信地址和特务发展对象名单等内容的日记本;
破译密码用的《工艺商标目录》和《詹天佑与夏国铁路》两本书;
收听敌台广播用的收录机和耳机等一些特务活动用品与其它大量物品。
人赃俱在,罪证确凿,特务李佳琪终于落入了人民的恢恢法网。
就在李佳琪被捕的同时,另一辆警车也驶进了农业银,公安人员依法将马红梅拘留。
马红梅在审讯室里垂头丧气地说:“我对敌人完全失去了警觉,在敌人的引诱下,不能自拔,使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这一回的反特案件中,刘铁林亲自挂帅,成功将其破获。
刘之野心中感慨万千,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这个弟弟早已不再是昔日那个懵懂无知的山村少年了。
如今的刘铁林,已然茁壮成长,褪去了曾经的青涩与稚嫩,展现出了成熟与坚毅。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26897/2689766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