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0章 83年到来了!!!
第(3/3)页
坏了。
老娘连夜包了一锅饺子,老爹刘南湾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可好景不长,大年初二那天,刘长河正陪着爸妈串门拜年,忽然接到连长的电报:“速归队”。
刘长河不是菜鸟了,他心里一沉,知道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可看着爹娘期待的眼神,他又不忍心说实话。
“爹,妈娘,部队有点事,我得提前回去了。”刘长河强笑着说。
爹娘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老娘红着眼圈说:“这么快就走啊?多住几天不行吗?”
刘长河摇摇头:“不行,连长电报催得急。”
刘南湾拍拍他的肩膀:“去吧,有国才有家。咱们刘家的儿子,就该以国事为重!”
老爹曾经是老兵怎会不明白。
刘长河鼻子一酸,重重地点了点头。
临走前,刘长河去见了小梅。她一听说刘长河要走,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长河,你刚回来就要走,我舍不得你啊!”小梅抽泣着说。
刘长河紧紧抱住她:“小梅,再等等我,好吗?等我从军校毕业,我就回来娶你!”
小梅擦干眼泪,坚定地说:“我等你,这辈子都等你!”
就这样,刘长河带着家人和小芳的不舍,匆匆踏上了归队的路。
一路上,刘长河心里满是愧疚和担忧,不知道等他再回来时,还能不能见到他们。
回到部队,刘长河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南疆,他们连队要上前线了。
连长看刘长河一脸疲惫,拍拍他的肩膀说:“辛苦了,小刘。咱们是军人,保家卫国是我们的责任。”
刘长河挺直腰板,坚定地说:“是,连长!我一定全力以赴!”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在边境驻守,日夜警惕。
每次遇到危险,刘长河都会想起家人和小梅,这给了他勇气和力量。
半年后,局势终于缓和下来。
他们连队立了功,刘长河也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个人二等功一次,以及“优秀士兵”。
这次上战场的生死考验让刘长河更加坚定了从军的决心。
刘长河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就这样,刘长河进了军校。
军校的生活比部队还要辛苦,每天都是满满的课程和训练。
但刘长河知道,这是他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拼命地学习。
几年的军校生活一晃而过。
毕业那天,刘长河站在操场上,看着飘扬的军旗,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感激。
毕业后,大多数同学分配到基层部队。
刘长河却被学院留下来带一期新学员。
转眼间,刘长河入伍已经六年了。
这些年,他从一个懵懂的小伙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
刘长河的父母很为他骄傲,每次他回家探亲,他们都会请全村的人来家里吃饭,炫耀他们的儿子。
可是,唯一让刘长河心里不安的是小梅。
这些年,他们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每次收到她的信,刘长河都会反复读好几遍。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长河越来越感觉到他们之间的距离在拉大。
有一次回家探亲,刘长河发现小梅变了。她不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村姑,而是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女人。
宋小梅在镇上的工厂找了份工作,学会了化妆,甚至还学会了跳舞……
说到这,刘长河的眼神有些黯然,刘武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最终刘武说了句:“哎呀,今儿个是礼拜天,咱们去市里逛逛怎么样?”
同学们这都知道,不能再让刘长河继续讲下去了,指不定就会勾起他的伤心事。
于是他们拉起刘长河要一起去散散心。
时间进入了腊月,年味越来越浓了。
学校的军人服务社为学员们备足了年货,刘武作为入校半年多的新学员,心情更是激动和兴奋的不得了。
在学校的服务社里,刘武用积攒了好长时间的津贴费,购买了一双三接头的黑色牛皮鞋。
这年头皮箱时髦,刘武也跟风买了个皮箱,又买了些烟酒及给家人的过年礼物。
终于等来了放假的时间。
刘武穿着四个兜军装,佩戴着这个年代十分流行的校徽,肩背手提着大包小包赶往了石市火车站。
他早早地到了石市火车站,这年头的春运期间,候车室里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也没有暖气,又是在大棚子里,可把刘武冻坏了,但一想起马上就能回家了,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石市开往燕京方向的绿皮火车。经过两个小多时的颠簸,晚上9点半左右到达了燕京火车站。
走出出站口,就感觉寒气扑面而来。
虽然天寒地冻,但刘武心里却是暖暖的。
刘武在回家前给老妈甘凝打了电话,却没敢联系老爸刘之野,心里直发怵。
以前在家时倒没这种感觉,可自从他上了军校,成为军人后,再面对身为军区首长的老爸,就不一样了。
因此,刘武平常从不主动给老爸打电话。
在火车站口,老妈甘凝的司机董平已等候多时。
刘武上车后,客气地说道:“董哥,不好意思啊,大半夜的还让您来接我!”
董平有些诧异地看了刘武一眼,心中暗想:“这孩子读了军校后,着实变了不少!”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26897/2689766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