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战后总结!!!_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 战后总结!!!

第(2/3)页

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拖延夏军的行进速度,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喘息之机。

此前的,“白眼狼”对外宣称:夏国军队在LS市损失惨重,没有攻入LS市区。

结果,号称“白眼狼”陆军第一师的338师败走凉山城。

此后,号称“白眼狼”陆军第二精锐师的312师,在平高、那隆地区不仅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反而被夏军121师重创其配属的步兵团。

“白眼狼”的两个精锐师的表现不佳,战前一直引以为豪的“山地之王”称号,就这样被夏军无情地摘掉了。

或许是这个原因,敌军被痛击后,等夏军前脚刚踏入国门,敌军后脚就进入边境地区,继续对夏国实施武装挑衅。

此后,敌军想占据发拉山、M山、扣林山、黄帝山、都阴山、L山等8处边境骑线高地,不断袭扰夏国边境地区。

夏军怎么可能容忍敌人。

敌人占领险要大肆修筑工事,夏军这个专业的“拆迁队”就暴力进行拆迁。

结果,夏军先后收复了法拉山、扣林山、都阴山、L山等骑线高地。

夏军的战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敌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差。

接下来的十年间,双方在这些山脉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战斗反复无常,持续时间之久,实为罕见。

这场被称为两山轮战的冲突,虽然规模不及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但其惨烈的战斗程度和伤亡数字却同样惊人。

从今往后,在这漫长的10年中,L山和都阴山,这两座地势险要的山地,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

与东线一样,西线战场也到了最后的尾声。

担任殿后任务的警卫二师师长孟鲁豫,收到上级下达的命令后,立刻命令4警卫二师各部队,即刻准备好撤退前所需的工作,凯旋回国。

警卫二师算是夏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下辖警卫四团、五团、六团、重炮团、装甲团、防空营、后勤保障团、特种大队等多个作战集群单位,坦克、重炮等武器也是应有尽有,并且都是加强单位,总兵力在2万人左右。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被暴揍了一顿的敌军居然还不服气,妄图在我军撤退的时候将面子找回来,尽显其小人作态。

而警卫二师凯旋回国的路程,表面上看只有30多公里,对于行军能力世界顶尖的夏军来说不值一提。

但实际上这段路程可谓是危险重重,必须要多加小心。

首先便是道路状况的问题,对“白眼狼”自卫反击战的激烈程度,与火力密集程度不用多说。

为了彻底挫败敌军野心,夏军坦克、火炮齐上阵,用重火力压制敌军。

对于这些有敌军驻守的交通要道,夏军几乎都是用炮弹犁了一遍。

再加上撤军期间,突然连续好几天都是降雨天气,本就破破烂烂的道路,立刻变得泥泞不堪。

况且敌方境内的基建本就糟糕,且地势复杂,丛林弥雾,这段道路有多么险恶可见一斑。

火炮、辎重车辆等大型装备的行进,对于路况的要求都相当的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不可能全速前进。

因此在保守估计的前提下,警卫二师每天后撤五公里都算是不错的速度了。

也正是因此,才让本就恼羞成怒的敌军,萌生了趁此机会偷袭警卫二师的想法。

作为夏军前线的参谋长,刘之野心里十分清楚,在当前的局势之下,防范敌方的偷袭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他果断下令全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采取阶梯式与分段式的撤退策略,以确保队伍的安全撤离。

警卫二师迅速响应,分出精锐力量,在撤退路线的关键节点和高地上布下了严密的防线。

他们首先掩护着辎重部队和火炮部队有序撤退,待这些重型装备和火力支援安全通过后,再逐步撤下防线,迅速收拢队伍,与主力大部队会合。

整个撤退过程井然有序,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

在警卫二师巧妙应对下,一直猥琐在身后的敌军迟迟不敢下手。

就这样过了三天,这日清晨,始终找不到下手机会的敌军,终于忍不住了,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对警卫二师展开偷袭。

与其说是偷袭,但实际上这种已经失去了理智、大局观,丧失了战略要地的对手,在警卫二师面前也不过是送战绩罢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早已做好了准备的张孟鲁豫立刻下令,先对其进行一轮重炮火力覆盖。

在警卫二师殿后部队的掩护下,炮团始终与敌军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攻击起来自然也是不用顾忌什么,直接将摸上来的敌军炸了个哭爹喊娘。

此次偷袭,敌军派出了数个团级单位,但在警卫二师的巧妙布置下,连一丝水花都未能溅起。

夏军早就在各个战略要点设下防线,敌方不进攻还好,一旦发起突袭,必然是自讨苦吃。

最终,敌军付出了惨痛代价,其  460团兵力损失高达80%,夏军光是警卫二师就歼灭了敌军两千余人。

敌军被打痛了,不敢派遣大部队追击警卫二师。

只是派小股敌军袭扰,跟一群苍蝇似的,烦不胜烦。

没有了敌主力的追击,警卫二师就这样大摇大摆的撤回国内。

夏军正式结束了对“白眼狼”的第一阶段反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26897/2689766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