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下馆子”_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0章 “下馆子”

第(1/3)页

南锣鼓巷95号院。

    这年月里的四九城楼房还很少,多的是胡同里的平房组成的大杂院。

    每到黄昏五六点左右,很多院子的门口便有“回家吃饭”的呼唤声,大多是家庭主妇也就是妈妈的呼唤。

    为什么中午没有呢?

    因为上学的孩子中午放学回家要赶紧吃饭,完后还要回学校去。

    胡同里的孩子们都是就近入学,加上都不富裕,基本是回家吃饭。

    下午放学后,有闲工夫了,书包往家一放,就出去“疯”了。

    可玩的东西不少,男孩儿一般聚在胡同里踢球(小皮球)、玩弹球、拍三角、摔方宝、拍洋画儿等等。

    女孩儿则是玩跳皮筋、跳房子、玩羊拐、翻绳儿、捉迷藏等等。

    晚饭做好了,各家的妈妈就会走到院门口喊自个家的孩子回来吃饭。

    这小孩子们一玩起来,就容易兴奋,上头,那愿意就这么回家。

    每当这会儿,就可有意思了,“狗剩儿,回家吃饭了!”

    “三儿,你死那去了?赶紧回来吃饭!”

    “建国,建军,再不回来吃饭,看你爸不打折你们的腿……”

    “哎,妈妈您轻点扭,耳朵都要掉啦!”

    “该,我喊你半天,你装做听不见是吧?”

    “有吗?我以为是二狗子他妈在喊他呢!”

    “嘿!我让你再装!”

    “哎呀呀!我错啦!下回不敢了……”

    这年月,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少。

    大多数人家的孩子不少,所以起名也比较随便。

    女孩一般取个“玲”、“凤”、“珍”、“芳”啥的,叫起来还中听。

    男孩就乱了,叫什么“大(小)军”、“建国”、“爱国”、“刚子”还好,听到“三蹦儿”、“狗子”、“三德子”、“二达子”就有点儿“悲催”了。

    有的家庭孩子更多,最多有十二个孩子的,叫起来得有底气,起码得叫四五个数!

    老闫家都是文化人,这给孩子起名当然不会差到那儿去。

    作为长子长孙的大宝,学名就叫闫闯,听着就非常有气势。

    闫闯的一个小学同学小名叫“狗剩儿”,据说名贱好养活!

    这年月也没有这么多服装店,更没有淘宝,虽然有服装店,但是这时候的服装店大多是卖正装的。

    买正装的人,也是买来在某些重要场合穿的。

    例如,“狗剩儿”的老爸就有一条深蓝色的毛料中山装,他买来一般都是在同事们婚丧嫁娶这样的筵席上才穿上,平时就是整整齐齐的叠好了,装上樟脑球,压在箱子底下。

    普通人家的衣服大多是自己做的,或者买了布然后找裁缝铺的人量身定做。

    家里要是孩子比较多,那就一身衣服老大穿完了,老二穿,老二穿完了老三穿,所谓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这种衣服做的要稍微中性一点儿,男女都适合穿或者只要稍加改动就可以男女都适合穿。

    像“狗剩儿”就比较惨,他上边还有两个哥哥,所以总是捡他们穿剩下的。

    直到“狗剩儿”上了小学跟他二哥一边高了,才算是穿上件像样的二手衣服了。

    男孩子嘛,总是淘气,蹿高蹦低的,再加上穿的是旧衣服,难免到处是破洞。

    这年月服装厂推出了一款产品,补丁包。

    就是用做服装剩下来的边角料,做成一个个补丁,补丁上印上各种图案,一般是小动物图案,一包二三十个。

    因为是拿边角料做的,所以不要布票,很受妈妈们欢迎。

    但凡“狗剩”衣服上裂了口子或者有破洞,他妈也不用费心,一个补丁贴上去,然后沿着补丁的边沿用缝纫机砸一圈,省时省力。

    当然,最后“狗剩”少不了不免被唠叨一顿或者屁股和扫帚疙瘩来几次亲密接触。

    反正就是上了小学,“狗剩”的身上挂满了各种小动物,左膝盖是一只河马,右膝盖是一只大象,两个胳膊肘是两只猴子,左胸前是一只长颈鹿,闫闯于是送他绰号“动物园”。

    闫闯时常拿这事儿打趣“狗剩儿”,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却也因此在“狗剩儿”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狗剩儿”长的身材魁梧,五大三粗,往那儿一站就像只小野猪似的。

    而闫闯呢,身材纤细,弱不禁风,活像一根豆芽菜。

    他们老闫家,就是“读书人”的命,哪里经得起“狗剩儿”这样的粗人折腾。

    因此,每次两人动手,闫闯总是吃亏的那一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

    不过,闫闯后来找来他的“好大哥”——何秋。

    何秋在他们这些小孩子里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无人敢惹。

    有了何秋撑腰,闫闯就像是狐假虎威一般,腰杆子硬了起来。

    “狗剩儿”见状,再也不敢主动找闫闯的麻烦了,每次见到闫闯他们几个都绕着道走。

    闫闯打小就跟他爷爷奶奶一起住南锣鼓巷95号院。

    上学也是跟着何秋、槐花、许小年他们几个一起去上学。

    放学也在一起玩。

    所以,这几个小的关系打小就是比较磁。

    要不然,就凭闫闯这张臭嘴,谁爱跟他玩。

    中午,何秋带着一帮院里的孩子们,风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26897/2689766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