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七六年春_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3章 七六年春

第(1/3)页

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寒冬过后,大地解冻,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冰冻的河面融化,这就是“开河了”。

    早年间,永定河开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善开河”,一种是“恶开河”。

    “善开河”是河流里的冰冻自下而上逐渐化开,流水顺畅,这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恶开河”则恰恰相反,一夜之间河就开了。

    原来冰冻如镜的河面变成了流淌的河流。

    水流载着冰块向下游流淌,往往形成“凌汛”。

    冰块被冲到岸边,在岸边层层叠起,甚至堆积成山,特别危险。河中巨大的浮冰能将大桥的桥墩撞毁,将桥板冲走。

    河中巨大的浮冰能将大桥的桥墩撞毁,将桥板冲走。

    河道中冰块堆积能够形成“冰坝”,阻塞河流,给下游造成水灾。

    刘之野小时候,几乎每年都会碰上一回这个“恶开河”的情景,颇为壮观。

    记得有一年刘家庄的永定河又“恶开河”,由于冰块堆积,在刘家庄村附近的河道里形成了冰坝,河水上涨,汹涌的河水就冲进了离河岸几十丈远刘明文粮店和刘成家的屋子里,冰块在院子里堆了一大片。

    所以,在刘家庄每当这个时期,就要加强沿河巡逻,一遇到险情就要及时处理。

    不过这十几年好多了,持续多年的多永定河两岸的护提工程,以及水利工程,再也没有让刘家庄地区发生洪涝灾害。

    为什么会发生“恶开河”呢?

    在刘家庄有个传说,传说永定河里有一条黑龙,每年初春要清河底,把河里积存了一年的脏东西都翻上来,使它所居住的永定河变得清洁。

    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在永定河中,潜居着一条心地善良的大黑龙。

    每年惊蛰时节,大黑龙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疏浚河道,唯恐两岸居民遭受水患。

    人们怕大黑龙流入大海,再也不能造福百姓,于是在卢沟桥的分水桥基处放置了斩龙剑,黑龙便不敢闯过,只好在刘家庄至卢沟桥一带活动。

    永定河“恶开河”,虽然凶险,但是刘家庄的老百姓喜欢“恶开河”,俗谚云:“恶开河,年景丰;善开河,害虫多”,“恶开河”预示这一年庄稼不长虫子,粮食丰收;善开河的年头儿,农田要受虫灾。

    “恶开河”形成的真实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先融化了,水流流向下游。

    由于下游的河面上有一层厚厚的冰盖,水流只能从冰盖的下面走。

    水流越来越大,冰盖下面狭小的空间就容纳不下了,水流向上拱起,但受到了冰盖的阻隔,从而聚集了巨大的能量,如同在河底埋上了炸药一般。

    冰盖一旦承受不住这种压力了,就会爆炸开来。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河里发出“嘎巴嘎巴”的冰裂声,大约一两个小时之后,河道恢复了平静,时间不大,就会听见“嘭嘭”的巨响,从刘家庄附近的河段向下游接连响起,如同一连串的连珠炮,这就是冰面爆开了的声音。

    巨大的爆炸力能将四五平方米的大冰块抛向高达十几米的空中,然后甩到几十米外的岸边,那壮观的场面可想而知。沿岸的人们称此为“恶开河”。

    第二天的清晨,沿岸的人们到河边去看“恶开河”后的壮观景象,河中大小冰块如同千军万马,浩浩荡荡,顺流而下。

    岸边由冰块叠摞起来的冰墙,有的地方达四五尺高,非常壮观。在冰块之间,人们能够捡到一尺多长的大鲤鱼。

    当年永定河上建有木板桥的村子都有负责搭桥拆桥的“桥会”,每年快要开河的时候,为防止桥板被冲走,“桥会”的人都要日夜巡检。

    如果是“恶开河”,就要依次向下游报警,以便不失时机地拆去桥板,避免遭受更大损失。

    不过,解放后在永定河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库,特别是修建了拦河闸之后,“恶开河”的现象就比较小了。

    …………

    在咱老京城,过了立春就该“开门大走”了。

    人们猫了一冬天,身上都发皱了,到外头过过风,透透气儿,抻抻胳膊拉拉脚儿,活络活络筋骨。

    远处看看山泛青儿,河边瞅瞅冰化水儿,老阳儿是暖和的,风是软乎的,地气往上返了。

    土里活物睡醒了,鱼浮水面吐泡儿了,沿河的柳枝染黄了——吃春饼,咬心里美萝卜,打过了春牛,往下,人们就要联袂“春姑娘”,演绎春天的故事喽!

    刘之野小时候听他父亲讲过,清末那会儿京城的春场就在他们原先的家——东直门外,

    春风从东方来嘛!

    立春前一天,顺天府要派官员到春场举行迎春活动,为立春打春牛垫场子。

    这一天,衙府一干人马鸣锣开道,沿街高喊“春来啦,迎春喽”,招来民众跟在后头一起喊,一路来到春场。

    但见场中央立着一领新席卷成的席筒,早有地方官在此守候。

    焚香行叩拜上苍的礼仪后,衙府官员一声“迎春喽”,一衙役便接过一席篓儿,往席筒里徐徐倾倒……

    场上立时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只见席筒里升起了鸡毛,一根,两根……顿时一片欢呼:“春到喽!”

    大轴戏是第二天的打春牛,顺天府一把手儿(府尹)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26897/2689766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