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过年!!!_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1章 过年!!!

第(1/3)页

每逢过年,街上卖馒头的都早早回乡过年了。

    每年腊月二十三左右,各家各户都得自己蒸馒头,也图个“蒸蒸日上”的讲头。

    这馒头不但要自己和面、上笼屉、蒸馍;连那馒头里的豆馅也买不到现成的,只能用粮店供应的红小豆自己糗。

    白菜、冻豆腐、猪肉、鱼、酒这些最基本的年夜饭材料中,也就白菜便宜一些,也就2分钱一斤,是当时家家的必备菜,每年入冬各家都得储存两三百斤。

    这会儿冻豆腐买不到现成的,只能把买来的鲜豆腐直接往外边一扔,自行冻成冻豆腐,倒也纯天然。

    买的猪肉多是带骨带皮的,七八毛钱一斤,一家也就买5斤,另外再买1斤作为包饺子的肉馅用;有鱼吃是最难得的,凭副食本可以买到2斤左右带鱼,全家都稀罕。

    再有,就是过年一般家里都会买点酒,大多是一两块钱的直沽高粱。总的算下来,人口少的家里,一顿年夜饭也就花销不到10元钱。

    比起在京城里的好生活,外面的京城人这个年过的可就差远了。

    去年冬闲,由于杨晓彤等刚从京城探亲回村不久,就不准备再回京了,1976年的春节还在村里过。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了,知青窑洞里冰锅冷灶,远离亲人的京城知青们,纷纷依在门框上,坐在石阶上,他们又想家了。

    寒冬腊月,瑟瑟的北风吹得人伸不出手,村庄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

    磨面、碾谷、做豆腐,都为今年的春节做着准备。

    知青们看到老乡们家的馍蒸得雪白,自己的怎么做不好,她们就虚心请教。

    随后到队里领出白玉米、小麦、豆子,开始为蒸馍做准备工作。

    棒梗等男知青们先碾白玉米,出面后用细箩筛过,筛出的细白玉米面单独留出,剩下的粗点的面留着煮粥了。

    再磨小麦,磨出的面粉同样用细箩筛出,剩下的就是麸皮了。

    面都磨好了,杨晓彤等女的就把白面和白玉米面和在一起发面,随后把和好的面放在炕头上。

    第二天,她们把面发了,准备蒸馍。

    两个新来的女知青给打下手,她们挑水、烧火,杨晓彤再使碱、揉面。

    忙碌中,她灵机一动:在京城时,每逢春节,她妈妈都蒸花馒头。

    杨晓彤妈妈虽是个南方人,但入乡随俗。

    她心灵手巧,蒸的花馒头特别好看,有花、有鸟、有小动物……

    杨晓彤想起来她母亲的做法,也学着蒸吧!于是她蒸了一部分馍后,就开始捏花。

    她拿了把剪子做刺猬、小鸟、青蛙、小兔,甚至还做了个乌龟。

    新来的知青们看着有趣,忍不住也伸手做了起来。她们俩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被彼此的作品逗得哈哈大笑。

    有的人的作品虽然四不像,但她依旧兴趣盎然。

    这也算是苦中作乐吧!

    女知青们的笑声把邻近的几家婆姨全招来了。

    这些大婶嫂子们七嘴八舌,这个说:“这女子们行啊,还会蒸花。”

    那个说:“憨女子,咋还捏了王八。”

    “哈哈哈!……”杨晓彤们闻言笑成一团,笑声能震破窑洞。

    一个大婶拿来了红水,她们蘸上一点红水,轻轻点在花馍上,真喜庆。

    俗话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

    本来就贫穷的S北人民,去年又逢上干旱,这生活更加艰难。

    新来的知青就是在这样的光景下,度过了插队后的又一个春节。

    这里的日子虽然苦,棒梗却有些乐不思蜀。在这里他是知青队长,还有了自己的爱人,即使回家也不一定比这里过的好。

    小姨秦京茹的来信棒梗收到了,他奶奶想让他回去接班红星厂的工作。

    棒梗却有些犹豫,看着笑魇如花跟女知青们玩闹得杨晓彤,他就心有不舍。

    等花馍熟了,打开锅盖,就见白白的馍上顶着小红点,像年画上的娃娃一样好看。

    花馍收了满满一大笸箩,够她们这些知青们吃半个月的。

    看着雪白雪白的馍馍,杨晓彤不由暗暗感叹祖祖辈辈生存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的智慧。

    由于当地的气候、土壤的原因,小麦收成很低,品质不太好,磨出的面不白,婆姨们为了增加过年的气氛,想出了把白玉米磨细掺进白面里的办法。

    这样做,既提升了白面的亮度,口感也非常好,营养搭配更完美。

    做完馍馍,准备磨豆腐。

    棒梗几个男知青们从老乡家借来小磨,豆子已泡好。

    磨豆腐也算个技术工种,在S北农村,全是男人们做这个活计。

    几个新来的女孩子觉得好玩,就想自己磨。

    听说她们要磨豆腐,村里几个上了年纪的大叔全都摇头,女娃怎会干这个?

    杨晓彤不信,难道女人真干不了这个?于是就摆好磨拉开了架势。

    她在右手扶着磨把转动着磨盘的同时,左手拿着铁勺从豆子盆里舀一勺豆子灌进磨眼。

    就这样,杨晓彤推几圈磨,舀一勺豆灌进磨眼,两手干不一样的工作,不能停住,要互相配合。

    她刚开始有些生涩,几分钟之后就游刃有余了。望着从磨道里流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26897/2689766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