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一八章 水门(二合一)
第(2/3)页
误战机,便休怪我了。天明之后,水军必须发起进攻,不得有误。”
卞范之尴尬拱手道:“遵命便是,我亲自前往督战。”
桓玄气呼呼的转向桓嗣,沉声道:“敬祖,今晚之败,你要汲取教训,重整旗鼓。命人速速准备士木石料,必须尽快搭建好通道,准备攻城。光靠水军恐怕也不成,必须给予守军压力,互相牵制敌人,一处突破便可全面突进。我给不了你太多的时间,我只能给你一天的时间。你若觉得无法胜任,我便亲自指挥兵马攻城。时间越久,变数越大,攻不下京城,我们连荆州都呆不住,这一点你当比我明白。我们只有一条路,便是攻下京城。你可明白?”
桓嗣躬身道:“遵郡公之命。我定全力以赴,再有差错,愿领军法。”
……
西水门外,战船云集。
数百艘荆州水军战船聚集在一起,场面蔚为壮观。从西水门外里许的秦淮河河道上,一支逶迤数里,填满了开阔河道的中心位置。
此刻虽是深夜时分,但所有的战船上都灯火通明人影晃动。数十艘小船在船队周边游荡巡逻,最近处抵达岸边百步范围之内。灯火的光亮照亮了晦暗的河面。
一方面,这是临敌的战场,不远处便是建康西水门上和左近岸边的大量敌军虎视眈眈,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西篱门外正在战斗,水军自然要全程保持警惕,时刻关注战事进展。
桓谦坐在高大的座船船厅之中,周围高高低低的围绕着数十名水军将领。他们正在商议如何突破对方水门的防守格局,如何有效的发动进攻。
不久前,西篱门战斗的消息传来,对方奇袭西篱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桓玄震怒,并且派人来下令,要求尽快展开进攻。并且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
桓谦接到命令之后,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可不是畏敌,也不是不想作战。事实上,昨日傍晚时分,水军兵马抵达西水门外之时,桓谦便是已经决定今晚发起攻击的。
但他终究没有动手的原因是因为,他发现建康西水门恐怕不是轻易能攻下的。此处敌人地势占据绝对的有利态势。河道狭窄,水门城墙城楼上和两岸的弓箭和床弩覆盖了水门前的水面。一旦发起进攻,所有参战的船只都将全部被覆盖在范围之内。
这些倒也罢了,冒着敌人的火力进攻也不是完全不可为只是。他迟迟不能下决定的原因是,他发现西水门不但防御的火力充足,而且建造了水上瓮城,严重限制了战船的进攻和支援。
陆上的城池的瓮城见识的多了,倒也不足为奇。但水上瓮城还是很少见到。江陵东城水门便有水上瓮城的结构,所以桓谦倒也有些了解。之前并没有听说过建康西水门有瓮城结构,可见这是司马道子在不久前才建造的,便是为了更好的守住水门。
而且这西水门瓮城不是一道,而是三道。
和陆上的瓮城不同,水上的瓮城并非高墙围城,那是在水面下方的设施,是对船只进出起到阻碍作用的一种手段。说白了,类似于在河道水下建造了人工的障碍物,但是能够人工控制沉浮升降的那种。具体来说,便是利用水的浮力对水瓮城墙体内部的水进行排空和灌入,以控制瓮城墙体的高度,形成水上和水下自由沉浮的效果。
在作战之时,敌军船只若不知瓮城的存在冲到近处进行攻击的时候,守方会操控水瓮城的墙体浮上水面,将对方战船和后方战船隔绝,令对方战船无法行动,被困在瓮城之中,从而成为活靶子。
再多的战船,一旦被隔绝了通道,便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冲进瓮城之中的战船被歼灭,根本无法增援。
在昨日傍晚时分,桓谦站在船楼上用干里镜观察西水门外的河道格局的时候,他发现了隐没在水下的阴影。那是几道弧形的横跨水道下方长达五六十步的巨大弧形物体。
桓谦断定那必是水下瓮城。在桓谦看来,这是此次进攻水门的最大障碍。想一想自己的战船抵近进攻,忽然水下瓮城升起,隔断后方船只。前方战船在瓮城内被对方围攻歼灭,甚至连大船都会被缴获,那是怎样的情形。而巨大的原木嵌套卯榫在一起的瓮城结构也不是那么好破坏的,必是厚重无比。
桓谦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推迟进攻,先找到解决的办法。桓谦可不想将一世英名葬送于此,也不想那水军将士们的性命不当回事。
卞范之听了他的禀报,同意他推迟进攻。彼时西篱门外进展顺利,卞范之甚至认为无需让水军去冒险猛攻,推迟进攻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但现在,桓玄严令必须尽快发起进攻,而西篱门的失利也让水军的进攻显得格外的重要。桓谦本就没有歇息,此刻更是压力重重,叫来众将商议对策。
经过一番商议,桓谦集思广益,拟定了两条进攻策略。
其一,针对瓮城结构,需要采取破坏行动。这种瓮城结构虽然精巧,但其实有诸多弊端。需靠着人力进行排水进水控制沉浮。操作起来极为缓慢且繁琐。对方想要操控水门,第一步必然是要用机轴拉扯水下瓮城城墙上浮,之后打开出水口,让水流出,让瓮城城墙内部的水流空之后,整个巨大的瓮城城墙才会自行慢慢的浮起。这个过程需要河岸两侧敌军的配合。
如果要破坏瓮城,则应该先进攻河岸两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代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2484/3248476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