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一零章 攻岛(二合一)
第(3/3)页
集中救援,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了。头部大岛万万不能丢,因为两侧便是深水航道,是遏制对方水军大船的最重要的位置。
胡彬迅速赶回岛首处。江风吹拂,烟雾已经极为淡薄了。在薄烟翻涌散开之时,前方江面上的情形一目了然。大量的荆州水军战船已经在不到里许外的江面上。快船和楼船浩浩荡荡,向着立足的大岛位置冲来。
“准备,迎战。”胡彬咬着牙沉声下令道。他虽然表面平静沉着,但其实身上已经出了一层汗。
对方根本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大批战船的逼近,对大岛进行进攻。胡彬甚至意识到了对方进攻只是假象,他们是在为小岛的进攻牵制兵力而已。但是佯攻会成为真正的进攻,自己必须全力迎战。
“传令,要下游水军前来增援。后方岛屿不容有失。”胡彬连续下令道。
胡彬说的下游水军,是在燕子矶下游游弋的四十余艘朝廷水军兵马。那也是朝廷水军全部的家当了。他们被布置在下游,是为了在对方水军冲锋之时,在下游阻击漏网之鱼。但现在,他们必须要尽快赶到燕子矶岛屿左近协同作战。只要能守住中段江心岛,燕子脊位置和燕子尾两侧的五六个岛屿,便依旧能控制水道。
号角轰鸣,连续的焰火弹冲上天空,向下游传达消息。而在大岛正面,一抹抹烟雾划过江面,十余艘楼船抵近,直冲大岛正面。
尽管知道大岛难以靠岸,但桓谦还是下令十余艘楼船正面推进。他已经做好了舍弃这十余艘楼船的准备,只要能够牵制住主岛的兵马令他们无法增援,便达到了目的。为此,付出些代价也没什么。
十余艘楼船吃水很深,在进入三百步距离之后,前方水下暗礁和浅滩区域已经清晰可见。之前数艘烟火船已经搁浅在前方,那已经是明明白白的情形。
但十余艘楼船却根本没有转向或停止的迹象,阵型散开,向着大岛冲来。
轰隆隆,喀拉啦!巨大的撞击声和碎裂声传来,十余艘重楼战船在很短的时间里都撞击到了水下的暗礁,船身受损搁浅,已经难以存进。但这已经足够了,此刻楼船距离岛屿位置不足两百步,已经是远程床弩和神臂弓等强弓弩箭的射程之内。桓谦就是要将这十余艘战船搁浅在这里,当成打击的平台使用。
守岛方的床子弩和强弓已经开始轰击,楼船船首位置遭遇到了猛烈的打击。巨型弩箭带着隐隐的风雷之声袭来,击打在船首船厅船楼位置,洞穿了脆弱的木板,击穿了船楼的门窗,到处是横飞的木屑以及四散飞溅的不明碎片。
楼船上的床子弩开始反击。虽然楼船甲板上只有左右两架床子弩,而且是单发单层的床子弩,一次只能射出一枚弩箭的那种。但是为了及远和贯穿敌船的船身,荆州水军配备的床子弩力道更强,射程更远,最远可及三百五十步,弓弦加粗,通过转动机轴拉动弓弦上弦。
数量虽然不足,但十余艘楼船上的床子弩加起来也有二十余架,足以形成强大的反击之力。双方隔着数百步的江面开始相互射击,空中风雷隐隐,弓弦低沉的颤动声震动耳鼓。
对荆州水军而言,这种进攻并非毫无意义。这是一种压制。一旦岛上的守军被压制退缩,则佯攻很可能会很快变成真正的进攻。在强大的床子弩的压制下,就算是涉水进攻,也将没有太大的危险。岛上的守军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毫不退让。
但侧翼两座小岛上的战斗却已经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原本小岛上的几百名守军还能抵挡进攻,打个平手。但随着后续攻岛兵马的抵达,人数已绝对劣势。守岛的三百余兵士无路可退,被上干登岛荆州水军陆战兵马追到了岛屿东侧的浅滩,尽数杀死。
战斗进行到午时时分,桓谦完成了他夺取燕子矶的第一步。燕子矶头部大岛侧后方的两个侧翼岛屿被攻下。登岛的兵士稍加休整后,领军的将领下达了夺取燕子中段中心岛屿的命令。而占领这座中心岛屿,则可完全的孤立主岛,完成蛙跳战术的重要一步,辐射周边零散岛屿。并且,作为主岛的后方位置,将会形成对主岛的前后夹击的态势。
……
桓谦的水军有条不紊的进行夺取燕子矶作战的同时,午后未时时分,桓嗣率领五万步骑兵抵达姑塾城西南的八里之外的旷野。
兵马立刻开始就地扎营的同时,桓嗣率领数百骑兵抵近姑塾城西,进行抵近侦查。
距城里许的山丘上,桓嗣策马而立,凝视着眼前的姑塾城。他对姑塾并不陌生,大司马桓温曾长期镇守屯兵此处,自己的父亲桓冲也在此驻守了年余时间。桓嗣在此也呆过很长时间。
正因为对姑塾太熟悉,桓嗣才明白,姑塾城虽小,但是却是武装到牙齿的一座坚固城池。这里的所有的防御措施都是最顶级的,无论城墙箭塔城头设施都是极为完备的,而且城内的布局也是最令人头疼的数道城墙的回字型结构。
当初是作为镇军之所,以大成殿为中心,层层外围的防护,确保周全。当初是为了桓大司马和桓氏兵马驻军的安全的这些设施,如今却成了自己要面对的难啃的骨头。
当然,对姑塾的熟悉,也给了桓嗣一些帮助。桓嗣闭着眼睛便可知道姑塾的城防何处最薄弱,何处最容易突破。要攻下此城,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好好的计划。.
如果您觉得《代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2484/3248476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