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八章 调整(二合一)_代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零八章 调整(二合一)

第(3/3)页

腾了这几年,朝廷上下已经被他折腾的差不多了。有消息说,司马道子关闭城门,大肆征兵征夫,劫掠财物,折腾的京城一片乌烟瘴气。京城大族亦不能幸免。如此行径,岂得民心?我若是桓玄,只需收买人心,困住建康便可。水军只需打通江道,控制物资进出,凭他城中多少兵马,也全部都要困死。不战都可破城。”

  荀康微笑道:“他最好能够战胜司马道子,也不枉主公借道给他。若他不能,那可就有些麻烦了。司马道子估摸着很快就要派人前来问罪,主公不必出面,我等打发他便是。”

  苻朗笑道:“何止是司马道子要派人来,燕国使者也将到达。呵呵,我们这里可热闹呢。”

  李徽沉声道:“管他们派谁来,一切以我为主,所有的指责和条件都不能答应。传令朱超石发广陵一万兵马进驻历阳郡。命朱龄石从彭城移镇广陵接应。命陶定发海陵郡五干兵马进驻瓜州渡。会同庐江兵马,形成联动态势。隔岸观火,坐看局面发展。”

  众人纷纷应诺。苻朗沉吟不语,心道:主公这是真的下决心不受燕国胁迫了。然则阿珠夫人和二公子怎么办?

  ……

  二月初六,料峭寒风之中,桓玄卞范之等人乘坐大船,带着最后一万兵马抵达马家集。

  隔了近月余才赶到马家集,那是因为桓玄得知了马家集大败的消息之后,颇为恼怒。在卞范之的强力建议之下,桓玄命人送了亲笔信去江陵,向桓嗣道歉,请他前来领军作战。在石城等候桓嗣前来,所以耽搁了较长的时间。

  桓玄确实想让桓伟得到锻炼,给自己的亲兄弟们以机会。说到底,他们才最值得信任。但无奈,桓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在桓谦命人警告他不要出击,自己也一再叮嘱他稳住兵马,建设好大营的情况下,他还是愚蠢的迎来了一场耻辱性的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败。

  大军刚刚抵达京畿,便迎来这样一场惨败,桓玄心里的恼怒可想而知。

  虽然他还是想为桓伟开脱,但是卞范之却不答应了。他告诉桓玄,此番进军京城,根本没有退路,必须成功。桓伟非帅才,让他领军,本就是不当之选。如今桓伟大败,损伤大军士气,若不严惩,何以服众。就算不降罪,也不能在继续领军,否则会坏了大事。

  桓玄见卞范之态度坚决,也只得答应。卞范之又让桓玄写信给桓嗣,请他继续领军,桓玄扳着手指头数来数去,似乎除了桓嗣再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只得拉下脸来写信给已经反悔江陵的桓嗣,请他赶紧出来救火。

  抵达马家集之后,这里的营寨已经营造的七七八八了。方圆五六里的高达丈许土围营墙已经建造完毕,八座营寨大门四通八达,内部夯土为道,通畅无比。

  中心营寨周边的六座屯兵土城也都建造完成。陆续抵达的十余万兵马已经正式入驻其中。每做屯兵营可屯兵两万,配备专门的方圆里许的训练场,日夜操练。

  而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大量的粮草物资运抵此处,在中心城寨囤积入库。这里,光是粮草便囤积了十五万石,可供十几万兵马消耗一个月的时间。后续,从梁益两州调运的五万石粮草还会陆续抵达,整个马家集之地,已经完全成为了进攻的前进基地。

  这一带的水面开阔,但即便如此,依旧被大量的船只拥堵在江面上。江面上密密麻麻全是船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桓谦趁着这段时间,命水军用大船为码头,建造了简易的船舶码头近五十座。

  以停泊岸边的大船作为跳板,连接水面船只和岸边,形成物资装卸的通道。同时也避免了运输船只侵占军用水军码头的情形,有效的保证了物资的吞吐畅通无阻。

  在了解了这些情形之后,桓玄颇为满意。虽然前往京城之路磕磕绊绊,但他终于还是领军抵达了这里,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

  抵达后的次日上午,桓玄在众将的陪同之下乘巨型楼船前出燕子矶江面,侦查敌情。

  顺江前行四十里之后,大船停了下来。因为前方已经是姑塾水域,燕子矶江道就在前方。

  桓玄登上楼船顶端,举起干里镜往前方观瞧。但见前方江面上,燕子矶横亘江心位置,两侧江流湍急,水道狭窄,水面之下可见伸出来的桅杆原木。那正是沉船堵塞航道的标志。

  往远处的岸上看去,在灰蒙蒙的阳光照射之下,一座城池的轮廓隐约可见。那正是姑塾,通向京城的最后一道有威胁的城池。虽然看不清全貌,灰蒙蒙的也无法辨识任何的特征,但桓玄看到那隐约的轮廓之后,心还是砰砰乱跳起来。

  当日午后,在回程的途中。桓玄在座船上召开了会议。没有任何的多余的犹豫,桓玄在会议上宣布,明日水陆大军发起进攻。

  说实话,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如果您觉得《代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2484/3248476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