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番外:李怀安篇 次年春,整座山上的桃……_侯夫人与杀猪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4 番外:李怀安篇 次年春,整座山上的桃……

第(2/3)页

子,您自个儿都落魄到这份上了,还假仁假善给谁看呢?合着当年关中大旱,江南水患的贪墨案,同反贼勾结的卢城血案,都不是你们李家一手促成的?  ”

        水声潺潺,李怀安看着自己在流水中模糊不清的倒影,垂下的脏发遮住了脸上微苦的神情:“官爷说得不错,李家的罪,关系着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赎不完的。但罪民心中愧疚,比起死了一了百了,还是想替被李家辜负过的百姓,做些事,偿还罪孽。”

        官差听得他这番言辞,先是一愣,随即便讥讽笑了声。

        但李怀安对这些讥嘲声一直都无动于衷,只默默做自己的事,一开始官差和随行的犯人还拿他当个乐子,后来不知是不是觉着他的反应无趣,便也懒得再拿这些话去刺他了。

        流放之徒艰苦,李怀安脚上的布鞋在离京不到两月,破得彻底不能穿后,他跟着驿站里打杂的老翁学会了编草鞋,那双曾经踩惯了锦靴的脚,在磨出血泡和一层又一层厚茧后,如今穿草鞋也不觉扎脚了。

        那曾经执笔作画的手,也早粗糙皲裂得不成样。

        这一路,他替随行的不少族人也编过草鞋。

        可在这年十二月,李氏族人终于抵达肃州时,来时的百余口人,活下来的依旧寥寥无几。

        这便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流放。

        肃州地处西北西境,荒凉苦寒,放眼望去四处都是荒漠,只在有水源的地方筑黄土为城,聚居起了人口。

        城内大多都是戍边的兵卒和流放过来的犯人,聚留在这苦寒之地的本地人极少。

        新帝继位,镇守关外的武安侯回京辅佐幼帝当了摄政王,关外蛮族又蠢蠢欲动。

        肃州边城在几番被蛮族骚扰后,守将下令先加固城防,李怀安这一批刚至肃州的流放犯人,便被赶去修城墙。

        李怀安一文弱书生,手不能提肩部能抗,去的头一天便狠吃了一顿鞭子,满背鞭痕,第二日依旧要被赶起来去修城防。

        单薄的背脊扛不起那些沉甸甸的厚重砖石,不慎摔到在地,磕坏了一块砖石,监工的官兵便恨不得要吃人,鞭子劈头盖脸地落下来,被打到的地方似被毒蝎蛰过,火辣辣的疼。

        好多次李怀安都怀疑自己会被打死在这里,但他心里升不起一丝一毫的怨恨。

        侄儿病死的那个寒夜,他突然就明白了那些因李家的计谋家破人亡的普通百姓,当年有多无助。

        这世间的许多苦,终是切身尝过了,才明白是何滋味的。

        修城墙的苦和累,比起城破时死于乱刀和马蹄下,又算不了什么了。

        可就是战争这样的人间炼狱,李家甚至亲手操纵过一场。

        昔年李怀安作为监军去前线督过战,他见过那等残像,心中也怜悯动摇过,可想起祖父说的,扳倒魏严,是为了让天下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他又冷眼旁观了。

        如今砌这一砖一石的成了自己,他终体会到了那些被李家冷漠牺牲的百姓和将士,经历过怎样的磨难和挣扎。

        也懂了当初樊长玉和谢征在得知一切都是李家操盘时的愤怒。

        他们一个来自民间最底层,一个少年时便去了军中,没人比他们更清楚,底层的百姓和兵卒,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李家的计谋,又轻而易举就摧毁多少个苦苦支撑的家庭。

        越是明白这些,身上那座罪孽的大山便压得李怀安愈沉。

        终是他醒悟得太晚。

        死在这里,缓解不了他心中万分之一的罪孽,却是他最好的归宿。

        但他终究是没死成。

        守城的小将听说他是李太傅之孙,虽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但鉴于整个边城识字的,一只手都能数过来,他在修筑城防之余,也被叫去整理流放犯人和底下兵卒的名册。

        那看起来五大三粗,脾气极不好的小头目说:“你给老子好好整理这些名册,到了老子手底下的人,甭管是兵卒还是罪人,只要是蛮子来了死在城楼上的,就有资格被记住名字!”

        流放的这一路经历过那些疾苦后,李怀安本以为自己心底再也不会有半分触动了,却因为小头目这话,一股涩然和敬意从胸口直蹿到了喉腔。

        他对着小头目郑重一揖,垂首时眼眶湿润了,“罪民,定不辱命。”

        是愧疚。

        卢城一战,李家的计谋,害死了不知多少这样的将军和兵卒。

        -

        永兴二年年初,肃州边城遭遇了一场敌袭,那是李怀安头一回直面蛮人冰冷的刀口和狰狞咆哮的脸孔,当真手脚麻痹发软,整个人直接木在了城楼上,不知逃,也不知提刀,任守城的小头目吼破了喉咙,他们那些流放过去的人也动弹不了分毫。

        血跟下雨一样四处迸溅,上一秒还活生生的人,下一秒变成了刀口下一具死尸。

        还没完工的城防挡不住蛮贼猛烈的攻势,那炮仗脾气的小头目最后见黄土垒成的边陲小城守不住了,咆哮着让底下兵卒做挡,让其余人带着百姓往后方的肃州城撤。

        最后那一场突袭,因肃州援军来得及时,蛮子打下那边陲小城后也没过多停留,搜刮了些钱财粮食后便撤了。

        但是那守城的小头目死在了城楼上,当初修城防时对着李怀安挥鞭子的官兵也战死在城门下,还有许许多多,李怀安认得的、不认得的兵卒,他们用性命拖到了肃州援军来。

        自流放途中侄儿病死那个夜晚后,李怀安又一次泣不成声。

        这次不是为血亲,是为满地忠骨。

        他不仅愧疚,他还从未像此刻一般后悔过从前的行径。

        无数将士用命才守住的这份安稳,怎可因朝廷内斗便再挑起纷争?

        他在这场仗里,被蛮子砍瘸了一条腿,但替一民妇救下了一名婴童。

        民妇死在了蛮子刀下,死前只同他说,孩子爹在军中,姓程。

        后来援军至,李怀安护着孩子捡回一条命,在军中寻孩子父亲时,才知孩子的父亲也死在了城楼上。

        孩子成了个孤儿。

        李怀安收养了孩子,替孩子取名程琅。

        琅,如玉的美石也。

        都说君子如玉,他希望孩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侯夫人与杀猪刀》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3367/33367394/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