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贡品与来使_晋末长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贡品与来使

第(2/3)页

多少的,只能说比梁公的那些学生官们多了几分文采,但也多得有限。

  殿中曹还有个叫李熵李德广的令史,南郡人,同样是破落寒门出身,与蔡承一起当过梁公亲兵,如今也升上去了。

  重用寒素之人,大概是既定之策了。

  裴邈对此有些无奈。

  他担心自己这个尚书令,最后被寒素、豪强出身的诸曹尚书、令史们架空。

  好在梁公目前只在殿中曹、五兵曹大力提拔此类人物,还没怎么涉及到吏部、左民、度支、田曹,算是给士族留了个自得其乐的地方。

  但他明显感觉到,做梁国的官,所面临的竞争要比晋国激烈。

  这让很多平时不好好学习,但服散放纵,试图依靠门荫入仕的士人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留给士族的官位少了,内部竞争就激烈,很多烂人被挤下去了,没有出头之日。

  再加上梁国十郡清丈田亩、户口,久而久之,士族收入也会减少,再不能像往常那般醉生梦死了。

  一叶落而知秋,现在仅仅开了個微不足道的头罢了,但裴邈已经感受到了那丝透骨的寒意。

  贡品清点完毕后,蔡承点了五百兵,用马车、牛车将其运走。

  此五百人乃宫廷侍卫,普遍比较年轻,大部分人甚至不满二十岁,多为府兵及诸军将士子弟,忠心是足够的,能力或许不是很强,但还有成长空间。再者,当宫廷侍卫需要的是勤谨、细心,而不是技艺有多高强,他们和野战部队不一样。

  “今日事已毕,回家过节了。”裴邈一振袍袖,转身离开。

  殷羡笑了笑,也跟着离开了。

  ******

  梁国使者之外,还有很多州郡、镇将派出使者前来汴梁,其中最让邵勋惊喜的,莫过于糜晃派来的使者糜凭了——他的小儿子。

  糜凭的到来,惊动了正与父母妻儿团聚的邵勋,立刻抽出时间接见,并把他的兄长糜直也喊了过来。

  “子恢可好?”邵勋拉着糜凭的手,连声问道。

  “家父身体尚好,听得梁公封建之事,喜不自胜。”糜凭回道。

  邵勋有些感慨,道:“待青州事了,一定要让子恢来汴梁,同享富贵。”

  糜氏兄弟听了有些感动。

  不管是虚情假意还是真情流露,梁公确实很记挂他们的父亲。

  梁公的老兄弟,一个个都有官当。哪怕是不识字的吴前,现在都是八品牧长,而他的儿孙也有官在身,三代人下来,东海国不得出个吴氏家族?

  “子恢可有什么话。”邵勋一边接过糜凭递来的信件,一边问道。

  “家父唯愿梁公康健,这天下缺不了梁公。”糜凭说道。

  邵勋停下了拆信的动作,沉默良久后,叹道:“子恢知我。”

  糜氏兄弟悄悄对视了一眼。

  他们在梁公身上看到了“情分”二字。

  君臣之间的情分是最奢侈、最宝贵的。

  情分没消耗完之前,无论出了多大的事,最终都能化险为夷。

  情分没了之后,就是公事公办了。

  父亲与梁公相识于微末之时,对他多有照拂。这么多年,父亲也没求过梁公什么,这个情分就一直存在着。

  人的造化,当真难以言说。

  邵勋感慨完后,拆开信件,仔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晋末长剑》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4201/34201491/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