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土断与商(下)_晋末长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土断与商(下)

第(2/3)页

又可屯田,惜无人。”

“今得阳泉,芍陂北边无忧。今冬但疏浚沟渠,恢复旧田即可,明年开春后便可耕种。”

“若贼人水军再来,则如何?”曹嶷问道。

“张都督有意入冬后攻庐江。”杨宝说道:“贼人必在合肥重兵设防,攻庐江可出人意表。若能得手,还可全有芍陂之利,岂不美哉?”

“夏天打了,入冬后还打?”

“夏天不该打,入冬后正该打。”杨宝满不在乎地说道:“兵,多得是。”

曹嶷无言可对。

“以后便在邓艾旧田处屯垦。”杨宝说道:“若粮食能积满邸阁,还能调来更多兵。”

曹嶷仔细看着烟波浩渺的芍陂。

依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只能屯田五千顷。

如果能妥善修治陂池、灌渠,则能增至万顷。

芍陂最多能灌溉的农田应该不会超过二万顷。

但这已经很惊人了。

按照天子的计划,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而这种能充分灌溉的农田收成往往很高,按五千顷计,初期一年都能积累五百万斛粮,耕作个几年后,还能大大增加。

有此粮草,定然能支持大规模的战争,在淮南地区攻城略地并非没有可能。

却不知道南朝督淮南军事的是谁了,今后几年,他不会有安生日子过的。

八月二十二日,曹嶷回到了寿春,立刻开始撰写奏疏,发往洛阳。

******

秋雨淅淅沥沥洗净了洛阳的尘埃。

政事堂内,丞相王衍拿起一封信,仔细看了好几遍。

“茂弘啊茂弘,人力有时尽,休要挣扎了。”王衍叹了口气,将信件放下。

侨郡土断,从长远来看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这事怎么看怎么小家子气。

昔年刘弘镇荆州,来了不少流民,他直接开禁山泽。山泽不够,将张昌之乱后产生的荒地授予流民。所有流民户口尽数编入本州、本郡。

但到了江东那里,却必须置侨郡了,是何道理?

当然,江东情势复杂,他不好随意妄言,但王导辛苦裱糊,他却能政令通畅,两相对比之下,心中还是很舒爽的。

“天子至何处了?”王衍喊住在旁边整理档籍的令史,问道。

“已至弘农。”

“怎生如此之慢?”

“两位靳美人怀有身孕,故行程稍慢。”

王衍一听,挥了挥手,示意他知道了。

起身到廊下欣赏了片刻秋雨后,王衍又慢悠悠地踱回了殿中,坐在邵勋特意为他打制的书桌之后——省得跪坐。

单于都护府左长史何伦请于平城置坊市。

坊自然就是洛阳、邺城、汴梁三地的里坊,乃围墙圈起来的宅院区。

坊与市联系在一起,顾名思义,用围墙圈起来的集市。

之所以议置坊市,实源于一次奴婢买卖。

凉城大农徐澄之送了千余奴婢至平城,少府少监曹嶷出钱欲买。按照惯例,无分男女老幼,一人两匹杂绢——其实是一种产自河东、平阳的绢帛。

曹嶷以其所携清河绢、河内绢柔且密为由,提议一匹绢购一人。

徐澄之一开始答应了,但需请示代国太夫人王氏,最终竟被驳回,理由是西域胡商不认为一匹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晋末长剑》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4201/34201491/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