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章 摸底_晋末长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十二章 摸底

第(1/3)页

前台在辩论,邵勋则来到了芳洲亭坐下,开始了解一些更直观的东西。

    议郎邵球坐在他身后,取纸笔记录。

    赵王邵勖以及其他几个皇子旁听。

    至于太子则留在万象院,那是他该露脸的场合。

    童千斤则给众人端来了酒食。

    “没毒的,不用怕。”邵勋看着对面之人迟疑的模样,说了个冷笑话。

    嗯,确实有点冷,王遐父子兄弟四人脸上没有丝毫笑意。

    “太原王氏在江东的庄园,都怎么整治的?”邵勋问道。

    四人沉默片刻,最终由王臻说道:“回陛下,正月朔日,移栽诸树至望日止。”

    “二月美田种粟麦,其余种豆、麻及诸般园蔬,修剪树枝。”

    “三月种瓜、稻。”

    “四月可收去岁深秋种下的一些园蔬,尽五月止,皆可种园蔬。”

    “六月再收园蔬、果子,大暑后蓄一些瓜果种子,复种一批园蔬。”

    “七八月种芜菁、秋收,准备种子。”

    “九月种冬葵等物。”

    “十月无事。”

    “冬月做咸菹。”

    “腊月无农事。”

    邵勋倒对王臻起了点好感,一个家族不能每个人都袖手空谈,总得有人经营产业。

    王遐、王恪看样子是做官的,王述边做官边结交士人,打响名气,王臻就是负责打理家业的,分工明确。

    粟、麦、稻是主粮,拿最好的田地来种。

    其他地方种桑麻、果蔬,可能还有鱼塘、竹林、牲畜之类的没说,手工业生产肯定也是有的。

    “你家五百多庄户,都是怎么管的?”邵勋问道。

    “初去江南之时,地多有主,不好太……太过分,且较为分散,只能与他们谈租佃。”王臻说道:“我家比较讲良心,五五分账。但约定庄客需为家主种田、割草、砍柴、修缮房屋、放牧牛羊、舂米酿酒等事,此无偿也。”

    邵勋一听,和北地大同小异。

    有的庄园没有自营土地,全部放给庄客、部曲耕作,自己只负责管理,这种一般是庄园名下的土地不成片,监管不便——庾文君当年嫁给邵勋,带来的嫁妆里甚至有位于南顿、汝南二郡的田地,而不仅仅是在颍川。

    有的庄园一部分土地自营,让奴婢耕作,以及令庄客义务服劳役,另一部分租佃给庄客。

    “一年收多少钱粮?”邵勋问道。

    “五万多斛粮、绢千余匹,果蔬牲畜无算。”

    “结余呢?”

    “结余三一之数。”

    “结余的钱粮怎么用的?”

    “想办法买地、买奴婢、买牲畜。”

    “不做其他事?”

    “不做。”王臻答道。

    邵勋点了点头,庄园盈余全部拿来再投资,且投资对象是土地。

    所以,想让他们拿出一部分钱粮做爱好,真的需要改变风气。

    说白了,庄园主也有挥霍的地方,比如举办宴会、置办舞姬等等,占据了他们大部分闲暇时光。

    投资土地倒也不能完全算错……

    用辩证思维来看,你以为历史上江南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汉末那会,曹操还在给长江南岸的山越宗帅发印绶给官,蛊惑他们造反。

    三国时期,孙权打山越的时间可比其他多多了。

    到了这会,扬州长江北岸已难寻蛮夷踪影,长江南岸那几个郡的蛮夷也基本不活跃了,可以认为被编户齐民了。

    庄园是一种有组织的开发模式,相当于殖民开拓团,在蛮夷遍地的南方还是有其先进性的。

    王遐家的是典型的江南庄园。

    邵勋问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晋末长剑》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4201/34201491/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