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下班_晋末长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下班

第(3/3)页

  诸葛文彪摇了摇头。

    邵勋扫了一眼她身上的狐裘,将肉放到餐盘中,然后自去与诸葛兄弟说话。

    诸葛文彪看了一会盘中肉,轻轻捋了下耳畔秀发,默默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江南物产确实丰美,然若输往北地,还得水运。”诸葛甝说道:“广陵向北,邗沟时常水枯,须得整治。昔年曹魏南下,就遇到这种事,大批船只搁浅于河中,为吴人所毁。”

    邵勋微微点头,突然话锋一转,问道:“江南水师舰船,可能入海?”

    诸葛甝一愣,皱眉想了想后,回道:“荆州水师舰船恐不能,丹阳、会稽、吴郡舟船,或可。不过,海上的风浪可不是大江能比的,实在危险。真想要海船,还得去晋安或广州。”

    邵勋嗯了一声,他当然了解这点,看船型就知道了。

    怎么说呢,如今无论南北方的船只,就型制来说多为内河船,非为航海设计。

    内河船去到海里,不是不可以,但风险系数比专业的海船要大很多。

    长江水师即便沿着风浪较小的近海航行,尽量不去波涛汹涌的深海,能不能活着回来也要看命。

    他记得后世李世民伐高句丽,诏令凡渡海者普赐功转,就是因为这项行动十分危险,不得不还没打仗就计功,以激励士气。

    说白了,这年代无论东西方,都还没做好走向大海的准备,海上商业的规模还很小,且船毁人亡的概率很高——航海本来就是勇敢者的游戏。

    但近海航运也存在相当的必要。

    别得不说,扬州有晋安、建安二郡(今福建一带),陆路道路艰难无比,真不如海上坐船方便——晋安(治侯官,今福州)以及西面的南康郡都曾归属过江州,今仍属扬州。

    广州与交州的联系,也是靠海船沿着海岸线航行,比陆路容易多了。

    深海航行技术做不到,那么沿着海岸线的近海航行是可以提倡一下的。

    以前是没太多需求,但以后呢?况且,攻打慕容鲜卑最好有舰队帮忙输送物资乃至登陆部队,比穿越辽泽的烂泥塘容易多了。

    邵勋看向诸葛甝,道:“卿可兼领典船校尉一职,前往温麻(今霞浦,一说连江),将船屯恢复起来。朕担忧剩不下几人了,卿尽力为之。”

    “遵命。”诸葛甝应道。

    当了典船校尉,虽然仍在幕府领参军,但没法待在建邺了,肯定要去晋安郡。

    东吴有三船屯,两个专门造海船,其中之一就是温麻船屯。

    “做好这事,朕仍有厚赏。”邵勋勉励道。

    夜色愈发深沉,眼见着不早了,邵勋便让童千斤派人领诸葛三兄弟出宫。

    诸葛文彪轻轻起身。

    “冷吗?”邵勋走到她面前,紧了紧狐皮假钟的系带。

    诸葛文彪下意识想后退。但邵贼根本不给她选择的机会,三两下便系好了。

    诸葛文彪眼睫毛轻颤,微微偏过头去。

    “走吧。”邵勋又当先而走。

    满天星斗之下,二人一前一后,很快来到了那个熟悉的院落。

    诸葛文彪行礼一番,快步回了自己的住处。

    石氏悄悄站在窗户边,打开一道缝隙,就着星光望去,眼睛瞪得很大。

    十几天了,“诸葛博士”早出晚归,好像故意避免碰面一样,让她十分好奇。

    问程、郭二位女官,她们又不说,今天终于亲眼看到了,但答案让她很是无语。

    诸葛文彪似是往这边瞟了一眼,石氏有些心虚,慌忙藏了起来。

    邵勋则背着手,在院外踱着步子。

    得了江南之后,他的帝国版图才终于完整,很多设想才终于可以着手。

    “传令,冬月准备两场清谈,就在沙海。”说完这句话,他便转身离开。

    童千斤暗暗记下,准备明日传达下去——天子口头命令曰“谕”,是八大旨意的一种。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晋末长剑》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4201/34201491/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