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毒虫(为盟主虞渊初鱼加更3)
第(2/3)页
的疾病数量,仍然是九牛一毛。
水土不服的人很多,大概占到了一半。
有的人病几天就好了,有的人十天半个月才好,有人则两个月内都病恹恹的,浑身无力,当然也有没挺过去的。
至于那些明确上了《风土病》目录的疾病,如疟疾、下利(痢,即痢疾)等也不少,死亡的也大有人在。
纪氏父子说话间,城内出来数人。
领头的便是汤祥,身边还跟着一位最近才从江北过来的官员,看着颇为年轻。
纪世和没见过,但纪成却直接上前行礼,道:“汤将军、王博士。”
纪世和亦上前行礼,二人回礼。
见礼完毕后,汤祥看了纪氏父子二人一眼,道:“汝等自便,我还有事。”
纪氏父子遂告退。
汤祥又看向“王博士”,道:“你别光惦记写书了,想想办法。”
“好。”王博士应了一声。
他叫王锦,乃五原内史王秉之子,东海王氏族人。
他年纪不小了,已然过了三十,以前一直留在老家无所事事。
当然,这样说也不完全对。
此人有一桩怪癖,那就是好给人治病,且不收钱。但有一条,他治病完全不遵循旧法,完全看自己的理解,有时候一拍脑袋想出个什么法子,就按照这个来了。
你要能接受这条,他就给你免费治病,不接受他就看着你死,也不会皱下眉。
累了、倦了或者心情不佳,那就出去游山玩水,或者与人清谈,一个典型的无聊到极点、试图在生活里找点乐子的士人子弟。
邵勋问左右有无东海贤才时,有人举荐了这个老乡,于是被发掘了出来,加入太医署,随军南下,记录军中疫情,顺便完善《风土病》——这种书必然是定期出新版,因为随时增录新病种。
“你昨日说吴人带虫活着,听着便是谬论。”临行之前,汤祥转头说道。
“不是我说的,天子说的。”王锦面无表情地回道。
汤祥一窒。
王锦嗤笑一声,道:“天子还说有些吴人体内可能有导致疟病的毒虫(疟原虫),被蚊子吸血后传给他人。我收集了一碗血,瞪大眼睛找了一天,都没看到毒虫。天子的话,你都信吗?”
汤祥讷讷不敢言。
王锦哈哈大笑,道:“其实我是有点信的。来此之前,天子于碧霄宫清谈,论及江南多见的疟疾,说了‘带虫生存’四个字。言下之意,很多吴人得过疟疾,后来好了,但毒虫并未死光,还活在体内。故有些人还会发作,但很轻(轻症),有些人则不会再发作(无症状),不过蚊子若吸了他们的血,再去咬北人北人可不一定扛得住。”
汤祥叹了口气。小小毒虫莫奈何!
你便是放几十个吴兵在他面前,他都敢一个人捉刀冲上去,但毒虫看不见摸不着,却无计可施。
其实带虫生存(无症状,但携带疟原虫,即不完全免疫)是有一定道理的,南下的北方流民都被疟疾横扫过,死了一大批,但也有很多人活了下来,这些人的五脏六腑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晋末长剑》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4201/3420149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