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归来
第(2/3)页
前几个月,每月都有旬日吃住在营……”
“如何?”沈陵问道。
“一言难尽。”邵勖苦笑道:“以往不是没有随军过,但那会不用费心费力。而今我是一郡之守,两千兵皆由我管带,却又不一样了。”
沈陵凝视孙女婿片刻,道:“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真不一样了?”邵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道:“阿娘看到我第一眼,也说不一样了。”
“举手投足不一样。”沈陵说道:“殿下往日温文尔雅,仿佛万事不放在心头,从无烦忧。今日一见,殿下脾气比往日急了一些,眉宇时常紧皱。方才入门之时,似乎听到殿下呵斥僮仆?”
邵勖闻言愕然。
他是通过半年多的时间一点点改变的,有些事可能无所觉,但在熟悉他的人看来就不一样了。
仔细想了想,似乎最近半年他是有了一些改变,尤其是亲手募兵练兵之后。
犹记得第一次处罚干犯军纪之人,当三颗血肉模糊的人头被呈递到他案上时那种不适感,真的很难受,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
一度差点要求将人头撤下,但生生止住了。因为军校们把人头送到你面前,就是要你检查并确认无误的。
这件事对他的冲击很大。
随后还有许多事情,一点点冲击着他的固有认知,重塑着他对万事万物的看法。
人的成熟,大抵就是靠这一系列的事情磨砺而成的,尤其对他们这些弱冠之龄的天潢贵胄而言更是如此。
“罢了,不谈这些。”邵勖说道:“公在京中,可听闻什么大事?”
“大事想必殿下已经知晓,老夫就不赘述了。就说些不大不小的事。”沈陵沉吟片刻,道:“天子于皇女台清谈,敲打了一众公卿士人子弟,让他们勿要虚度光阴,可多费些心思,做些于国于民有利之事。正月底还会在宿羽宫清谈,令诸家子弟畅所欲言。此其一也。”
“少府监蔡承连年都不过了,亲赴凉州焉支山,听说是要圈一个苑林,养马牧羊之余种黑麦。老夫查阅经手中书的旨意,天子似乎极重此事,令凉州调动大军屯驻苑林左近。”
“竟如此兴师动众?”
“是。”沈陵点头道:“事情缘于一胡商。此人前几天奉诏入宫,当着天子和群臣的面,讲了黑麦之事。老夫从头听到尾,觉得颇有意趣。”
“胡商提及当地自古有传说,黑麦最初只是山间牧草,牛羊马驼喜食,有一日受天神点拨,突然化草为谷。”
“哈哈。”邵勖听了大笑。
“此物不可小视,听闻能在极寒之地种植。”沈陵说道:“天子那日曾说,千里辽泽可种此物。”
邵勖收起笑容。
辽泽在哪里?他是有所了解的,那是燕山以北一片无穷无尽的沼泽。
沼泽中有陆地、有森林、有草场,但这些都被广阔的水泽包围着,宇文鲜卑、慕容鲜卑甚至高句丽都各自占据了一部分。
那里的冬日寒冷漫长,天气多变,种粟麦比较危险,因为你觉得开春了,播种了,老天爷冷不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晋末长剑》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4201/3420149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