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四头鲍_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四头鲍

第(2/3)页

有各个武行馆主、军头、帮派老大才吃的这东西,而且一年也就寿宴、晋升等。”

  “小靖、建军,你们明天去城里,找迎宾楼的曹大厨,把鲍鱼换成粮食、票据和钱。”

  天津有着名的清真十二楼,到了55年,鸿宾楼应周先生之邀入京,被美食家、穆斯林和社会各界誉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

  仅剩七楼公私合营,迎宾楼就是其一。

  陈锋连忙说道:“姥爷,留几个我们自己吃,总不能长这么大,连鲍鱼都没吃过。”

  老人立即纠结起来。

  鲍鱼价格很贵,但孙子、外孙更重要。

  “好,那就留下五个。”

  陈锋很无奈,六位大人一起点头,他没办法改变既定事实。

  周清拿着鲍鱼,问道:“爹,大概多少钱一斤?”

  周老爷子摇头。

  “这东西价格要看重量,越重越贵,不同的重量有不同的价格。”

  “具体多少钱,要到了饭庄去问。”

  “那我们有点小,这一只大概也就二三两。”

  周清用手掂量了一下,估摸出重量。

  “二三两很大了!”

  周老爷子声音先是很大,因为可能引起邻居的注意,被老太太打一下,又瞬间变得小声道:“千金难买双头鲍,五两的鲍鱼,可是价值千金。”

  “这是四头鲍,属于臻品,值,值很多钱!明天你们找老曹时,跟他说好,只要卖得好,我们分给他一成!”

  所谓“千金难买双头鲍”,通常是指双头鲍鱼就是一斤只有两只鲍鱼,也就是五两重的鲍鱼。

  “几头鲍”指的是鲍鱼的大小,如“3头鲍”就是3个鲍鱼为1斤,“16头鲍”就是16个鲍鱼为1斤。

  “头”数越小的鲍鱼,其实个头越大,价格也越贵。

  (干鲍鱼存在一定争议,因为中国海域仅有的两种“土着”鲍鱼种都是小规格,最大只能养到100多克,如果是干鲍鱼,晒干后最多只有一两,古代根本不可能有双头鲍。)

  他们今晚最大的鲍鱼,也就二两多一点。

  不过就算是四头鲍,就像老人家说的,那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42914/42914901/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