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好的人物传记片_华娱似水流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3章 好的人物传记片

第(3/3)页

声一片,韩流后来之所以在内地如此火爆,就和这些公司的放纵不无关系。

    对于这件事,韩国方面倒是挺高兴的,他们自己市场才多大?内地的市场又有多大?相互合作,占便宜的肯定是我们。

    除此之外,内地电影审核这块也发生了一件事,电影《钱学森》在最初立项时居然没过审,总局给出的理由是泄露了国家机密。

    这让网友有些不理解,拍个电影还能扯到这上面?

    说起这部电影,顾炜觉得国内在拍人物传记这块,有点越活越回去的感觉。

    原时空里,顾炜看到美国人拍出了《奥本海默》,当时就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拍一部如此优秀的《钱学森》呢?

    没错,我们是有《钱学森》,但说实话这部作品差强人意,网上点评《钱学森》这部电影之所以好,那是因为钱学森他老人家牛逼,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多牛逼。

    相反这部电影的历史硬伤有很多,而且在导演和编剧粗浅的理解之下,是通过贬低钱老周围的人,来去体现钱老的牛逼,说白了就是基本知识不到家,而《奥本海默》的科学家群像戏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在《钱学森》中,靠贬损其他人来衬托科学家的伟大,在讲述另一位两弹一星元勋于敏的作品《功勋》中,也有类似的体现。

    比如于敏一到工厂,立马被当时的工人来了一个下马威:为了刻意制造剧情冲突,《功勋》编造了这样一个情节,身经百战的老兵,却显示出了对一众科学家们的不尊重,甚至故意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拒绝与于敏握手。

    之后还要特意安排一个找轮胎的桥段,显示出于敏的科学功底,然后才慢慢“破冰”,马副团长才对于敏逐渐尊重起来。

    这其实就是为了戏剧冲突强行加戏了,那时候科学家是怎样的宝贝,哪里会有一个指战员不尊重?

    这是一个非常搞笑的情节,可以看出导演编剧等主创人员,对于相关科学知识、工业流程毫无了解,只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制造冲突。

    相反,电影《横空出世》里就展示的是当时的历史:战士们给科学家打水,把罐头省下来给科学家们吃。经历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他们对于武器装备的差距体会是最深的,对于这些科学家当宝贝爱都来不及,更何谈需要“证明”之后才去尊重。

    《横空出世》里还有一个细节,科学家一来基地,战士们赶着上去握手,光荣啊。

    所以说,无论是口碑尚可的《功勋》、《钱学森》,还是知名“主旋律烂片”《攀登者》,都有这种类似的“发明情节”,过于碍眼,不吐不快。

    科学家伟大,战士们同样伟大,用这种“捧一踩一”的做法去突出主角形象,不是一个优秀编剧和导演应该做的。

    “以后有机会,也要拍一部宣扬民族伟大科学家的作品。”

    听见顾炜说出这句话,小姐姐扭头看了他一眼,不过没有吭声。

    反而转身抱起了旁边的猫咪,撸了起来。

    ……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华娱似水流年》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50185/50185709/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