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杀青_华娱似水流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章 杀青

第(3/3)页

要好好考虑下。

    “顾,是部什么类型的电影,我可以先看看剧本吗?”

    顾炜没有把剧本带着身上,只是大致的说了下剧本内容。

    果然,听完顾炜的叙述,威尔.史密斯脸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顾,我们可以约个时间,我想看看完整的剧本再做决定。”

    “没问题。”

    隔天上午,威尔.史密斯带着经纪人一起,来到明日之星影视公司。

    看得出来,面对顾炜的邀请,他还是充满了兴趣。

    办公室里,二人打了招呼。

    顾炜转身走到身后的书架,拿出刚刚打印好的剧本,递给了对面的威尔.史密斯。

    拿到剧本后,史密斯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

    顾炜端着杯咖啡,一口口的抿着,时不时的看他一眼。

    周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连喝咖啡的声音都小到几乎听不见。

    一部完整的剧本,一时半会肯定看不完。

    顾炜喝完咖啡,就坐到电脑前面,浏览起了国内的新闻。

    ………

    内地电影市场,随着《英雄》票房取得成功,其他导演纷纷开始行动,筹备起了自己的商业大片。

    冯小岗的新电影《手机》,正在拍摄中,瞄准了年底的贺岁档。

    “《无间道3:终极无间》定档12月份。”

    “港岛导演和明星艺人大举北上。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黄金时代(1985-1996年),正是美国传统特效大片衰落的时代。

    随着星球大战三部曲的终结,宣告用道具营造科幻视效的时代走到尽头,美国科幻大片对世界电影行业的统治力,稍稍有了一些放松。

    正是在这个时期,港岛电影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诞生出诸如警匪片、无厘头喜剧片等极具本土特色的类型片。

    毫不夸张的说,华语电影的中心就在港岛,全亚洲都在看港片。

    可惜好景不长,1993年前后,美国电影经过数字技术的视觉改造,完成了产业升级。

    美国电影产业的数字化浪潮,逐渐席卷全球。

    《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等特效大片强势登陆,对香港本土电影进行降维打击。

    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观众,恐怕很难想象好莱坞曾经有多强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7年香港爆发金融危机,经济低迷之下无人投资电影。

    院线本就奄奄一息了,线下发行又被层出不穷的盗版榨干。

    在接下来的6年中,尽管偶有《少林足球》《无间道》这样的神作横空出世,却依然无法挽回整个香港电影业的颓势。

    集结四大影帝的《无间道》票房夺冠,但其实只有5505万。

    02年,内地院线市场化改革,才让港岛电影人再度看到了希望。

    内地由于房地产大潮,大量多厅影城涌现,内地电影市场开始复兴。

    今年,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出台,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合拍片的新规定。

    为了适应内地的“水土”,港岛导演们凭借开放的文化视野和创造力,为内地影院输送了不少“匪夷所思”的作品。

    内地导演和演员艺人,与港岛电影行业人员的摩擦和矛盾也逐渐加剧…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华娱似水流年》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50185/50185709/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