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别_华娱从2004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0章 别

第(1/3)页

章紫怡也在博客上写道:“看完《爱乐之城》从影院出来时我沉默了非常久,身边的朋友亦然。”

“之前的大多数宣传都把这部片子的取向往爱情上引,国内更是选在情人节上映,以致我出影院时还在反复思索,这片子让我惆怅的地方大概是说爱情靠的不是相爱,大概是幸运和命运吧。”

“但这么一来,这片子也太平庸了,哪怕有着优秀的场景调度与音乐,但其中的爱情没有真实感,剧情没有真实感,一切的发展都是标准的浪漫的好莱坞框架下的标准桥段,新鲜感究竟在哪里?艺术价值究竟在哪里?最关键的是,它让我无以名状地喜欢与惆怅的理由究竟在哪里?”

“我到家后,在原声带中反复咀嚼着这部片子的情节与音乐,我依然反复地落泪,我才知道,这部片子的不真实感恰恰是因为,这部电影一方面是一部写给好莱坞的浪漫的情书,也是一部写给好莱坞的浪漫的悼歌。”

“它的浪漫与不切实际从开场就已经确定了,一群人在洛杉矶的背景下,在车顶上载歌载舞,片名La  La  Land被大大地印在屏幕上,La  La  Land,不现实的梦境,这个梦一直到结尾,那个复古圆形框里消失的The  End。”

“全片都美好得像一个梦境,吊诡的地方在于,观影的我们在看的时候,明知这个故事假的不能再假了,因为才华不计世俗一见钟情,在洛杉矶的夜景下起舞,最终大家依靠才华梦想成真……我们还是不愿意戳破,选择沉醉在这个童话里。”

“对,这个童话的终极表现形式就是片尾那几分钟完满到无以复加的长镜头,像个平行世界,是这个电影的缩影,是这个电影中的梦中梦,而它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醒你,除了那个梦境,这个电影本身也是个梦境啊,只是导演开了个玩笑,让这个梦境里的男女主角也没什有走到最后,但他们至少丰衣足食,所愿得偿,一个成了明星,一个成功地开了爵士俱乐部。”

“而在电影的浪漫梦境之外,一切都更加冰冷,而这些伏线都在电影里展露了头角,那些一无所成的失败,那些到处钓人的室友,那些身不由己的妥协。”

“如此看来,那个长镜头,到电影本身,到我们的生活,不过就是三个渐次劣化的平行世界。”

“记得他们唱的吗,‘City  of  stars/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City  of  stars/There's  so  much  that  I  can't  see’,这座星光之城,浪漫的版本是大家在寻找爱,但实际上是大家在寻找梦,不断地燃烧,不断地破灭,变成了这个城市背景上的点点星光。”

“城市终将璀璨,无论多少人黯然离场,总有人来追梦,而后殒落。这是现实。”

“这一切的情感都爆发在Emma的Audition中,the  fools  who  dream,讲述了她潦倒一生却依然不悔冒险的舅妈。这个仅仅存在歌声中的隐形的舅妈,才是这部片子中最接近真实的大多数的角色。”

“舅妈曾在巴黎住过一段时间,记得她每次来我家就会给我们讲,异乡生活中有趣的故事,我记得有一次她告诉我们她曾经大胆跳进过冬天的河水,赤着脚,丝毫不露怯色,纵身一跃,一头扎进塞纳河,河水太冰冷,她打了接下来一个月的喷嚏,但她说,要重来她还会再跳一次。”

“至此,这部片子的主题才昭然若揭,哪怕现实再糟糕,再潦倒,也要大胆选择梦想。但隐含的却是背后的一地枯骨。”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它是写给浪漫主义的情书,同时也是写给浪漫主义的悼歌。它致敬着爵士,这个每个角色都可以自由发挥的音乐,去暗和City  of  stars,却改变不了浪漫行将消失的今日。它的复古,更像是个不切实际的呼唤,像是我们在满面尘劳后对着青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华娱从2004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62022/62022017/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