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0章 《爱乐之城》上映
第(2/3)页
就得赶飞机回国。
“王导,我还要赶飞机,就先走了。”
晚宴上,范彬彬找到王树说。
“嗯,路上小心。”王树说着关心的客套话。
范彬彬听言,回了一个笑脸,接着凑到他耳边笑吟吟的再道:“我在京城等你。”
说完,美美一笑,潇洒的转身离去。
王树看着范彬彬的背影,笑了。
……
12月31日凌晨,《爱乐之城》正式在美国电影院上映。
2011年1月1日,元旦。
《爱乐之城》昨日的票房出炉,1000W美元。
作为一部艺术片,首日能够取得千万美元的票房,已经是极大的成功。
不过对于王树这种大导演来说,有些差强人意。
因为《爱乐之城》在公映之前已经获得了金球奖的提名,他没有放过这种机会,对此进行了营销。
结果,首日只有1000W美元。
虽说很不错,但只能期望后续口碑发酵票房有所爆发了。
原时间线中,《爱乐之城》在北美的票房是3.42亿美元。
如今首日只有1000W美元,可不像是能够达到3.42亿的走势。
不过万事不一定,首日只有1000W美元,之后或许口碑发酵票房强势增长。
然而,无论票房后续是否会强势增长,王树并不太关注。
因为《爱乐之城》的成本只有两千多万美元,按照三倍回本的粗暴算法,只需要七八千万美元的票房就能回本。
首日1000W美元,票房破亿是肯定的。
因此,《爱乐之城》铁定不会亏本。
至于一部艺术片,最后能赚多少,王树并不是太在意。
他拍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在于奥斯卡。
而随着《爱乐之城》的上映,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关于电影的影评。
比如一位生活在洛杉矶的华人影评人,在领了钞票去电影院看了《爱乐之城》后,这般写道:“说实话,起初对于来自中国的年轻导演拍歌舞片……呃,我持深深的怀疑。”
“后来,《爱乐之城》不仅提名金球奖的最佳影片奖,连王树都也提名了最佳导演,我意识到不对,所以买票走进了电影院。”
“众所周知,歌舞片已经不像它们在上世纪30至60年代那样普遍了,虽然每隔一两年我们还是能看到几部,但这些屈指可数的歌舞片大都在原地踏步,已无法恢复鼎盛时期的天真与烂漫。”
“在电影院看了《爱乐之城》,发现它返璞归真地采用好莱坞传统歌舞片的形式及法国导演雅克·德米歌舞片的技法,去讲述一场通俗化的爱情故事。”
“从服装、歌曲到编舞都在创造一种怀旧的基调,使人怀念旧时的歌舞片。不过它依然现代感十足,以免疏远当代观众。”
“对于歌舞片的探索精神也延伸至故事层面,《爱乐之城》是用歌舞片的子类型(包括:传统的米高梅歌舞片、华纳歌舞片、大爵士及当代的乐队片、演唱会电影)在各段落相映成趣,有传承,又能带出类型演变,拥有历史底蕴的积淀。它们同时又能服务于爱情主题,做到内外兼修。”
“导演王树应该深深知道如何保有过去的风格,还要朝前看。男主角塞巴正是这样一种怀念过去好时光的乐迷,与当代那些杰出的音乐家相比,他陷入了一个尴尬处境——沉迷于对传统爵士之中,无法自拔。”
“片中组建乐队的塞巴同学对他说的那番话一语道破:‘我知道,这不一样(指当代乐队),但你说你要拯救爵士,如果没人听,还怎么拯救?因为你这样的人,所以爵士才在消亡。你在灯塔咖啡屋对着90岁的老人表演,孩子们在哪里?年轻人在哪里?你执迷于肯尼·克拉克和塞隆尼斯·蒙克,这些人是革新者,如果你固守传统,怎么能成革新者?你抱着过去不放,但爵士讲的是未来’。”
“这是话中有话,影片也在借爵士乐去诉说歌舞片的未来。当代歌舞片不该默守陈规,应当在维系传统的同时去革新,使人呼吸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华娱从2004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62022/620220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