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北美上映_华娱从2004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5章 北美上映

第(2/3)页

帮助,我也不可能将这部电影成功拍出来。”

“还记得当时初次与他联系,我告诉他我来自南加州大学,是一位留学生导演。”

记者:“南加州?”

王树笑着回答:“对,我当时骗他说我是南加州大学的学生。”

记者点了点头:“所以他被你骗了?”

“对!”王树回答,“我当时还是新人,如果不冒充名牌大学的学生,很可能没人会信。”

“为了成功忽悠到我这位朋友,也为了将电影拍出来,我只好冒充留学生。”

记者点了点头,接着继续走流程:“别人第一次对你产生兴趣是什么时候?你对未来的成功有什么想法?接下来你最大的抱负是什么?”

王树:“我很难想起来,可能是在《活埋》之前,也可能是在《活埋》之后。至于未来……目前没什么想法,走一步是一步。”

“而最大的抱负……”

说到这里,王树轻轻一笑,“我是华语片导演,希望未来能够推动华语片走向世界。”

记者笑着接话:“希望会有那一天。”

紧接着又道:“树,你拍完《活埋》后,又拍了《调音师》,在那之后才有机会接大预算的电影。你觉得这是对你的一种测试吗?”

王树:“嗯,一部大规模的电影对我来说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下一步——我想你不会叫它大规模,你会称它为中等规模,不过,在我看来,它就是一部很大的电影。我可以跟大牌影星合作,预算也是《活埋》的百倍。这对我来说是向上或向前迈出的一步。”

“在规模上,我向上跨了一步,这对我是非常有用的经验。我认为现在很少电影人能有这种机会了。”

“当人们看我拍的《调音师》时,他们可能会说,‘这家伙先拍了小独立片,再拍了这部片子。’”

“去拍一部中等规模的片厂电影,我肯定会有很大压力,可是也比上来就拿广为人知的系列电影开刀好,所以我的时机很好,我可以通过这部片子与大公司建立关系,学会如何处理大预算电影制作的压力。”

“这是非常幸运,非常宝贵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机帮了我。”

“《活埋》完成后,我们去了柏林电影节,幸好运气不错,获得了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这让影片受到不少片商的青睐,我们也因此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赚了一笔。也正是这样的成绩,让我们回国后受到大影视公司的青睐。”

“也正是《活埋》获得一些认可,之后我便与中影合作拍摄《调音师》,这就是好事。”

“我身上发生过很多幸运的事,这是最幸运的一件。”

“我的起点不够高,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相信我,甚至说更多的是质疑。”

“中影相信了我,并向我抛出了橄榄枝。”

……

记者:“令人惊讶的是,在拍摄完《星际穿越》之后,你紧接着拍摄了一部歌舞片。你想做这个项目是不是已经很久了?”

王树:“是啊。如果你真的想成长,培育那些已经被人所知的系列,我觉得立项后找片厂去开拓会有点难,因为他们有着时间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投入全部的时间。因为你还需要抛出想法,讨论,做别的事,回想一切,寻找对的感觉,这都需要时间。”

记者:“你是怎么参与《星际穿越》的?你希望通过它来传达什么呢?”

王树:“这个项目最初是由琳达·奥布斯特开发的,她与基普·索恩,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想拍一部来源于真实世界科学的科幻电影。”

“最初他们在派拉蒙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企划电影,后来史蒂芬离开了派拉蒙,再后来派拉蒙找到了我。”

“这部电影,既可以讲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又可以将人与宇宙做对比。一听说有机会参与,我就毫不犹豫投身进去。这个机会太少见了,你不仅要在情感和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华娱从2004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62022/62022017/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