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推荐大刘_华娱从2004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1章 推荐大刘

第(2/3)页

石致敬的机器人,都因脱离了人的形态,设计巧妙新颖而将成为经典。”

“2.价值观的问题。”

“王导在《星际穿越》里展示了面对死亡人类对保存文明火种的两种态度,他让人类在经历高维空间、时间扭曲、黑洞,以及科技发展一路狂奔之后终于回归到了唯一的价值尺度——爱。”

“这样的设置很难不让一名中国科幻迷联想起《三体》。”

“我个人对‘煽情’这件事的‘情’看法中立——毕竟一部作品终归要努力调动人心,我甚至还相当欣赏‘爱’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最终钥匙这个结论。”

“造成煽情结果的关键不在情本身,而是这个‘情’的表现方式,尤其在一部严肃的硬科幻电影里,‘怎么煽’才是关键。”

“一个好的科幻作品其实很像我们在科学研究里建立模型:‘幻’的部分在于建立假设——目前技术水平达不到的科技发展已成现实,目前还不能证实的猜想已被证实等等;‘科’的部分则是假设之后的一切事件演变、情节走向,一切都在假设的基础上严格遵循逻辑关系,呈现合理的证据和论证过程。”

“科幻可以在设立前提假设上天马行空,这之后却不能胡乱推导,不能在逻辑关联上掉链子。”

“哪怕结果指向的是超越逻辑的情感信仰,推导过程也必须严格遵守思维逻辑,偶然却终必然地呈现系列事件的前后关联,一步步推向那个终于无可避免的终极真相。”

“在分析《星际穿越》之前,我们先来简短回顾一下刘磁欣是怎么在《三体》里让宇宙的命运导向爱的。”

“《三体》里有两个关键人物,一是‘面壁人’罗辑,二是‘圣母”程心’。”

“前者由一个玩世不恭的混混终于走出个人小天地,直到承担起全人类命运,其契机是为了在‘末日之战’中拯救妻儿。”

“虽然爱的最后落脚点是罗辑这一个家庭,但情感驱动的人类文明和纯逻辑驱动的三体文明的较量却是贯穿《三体》系列整体的。”

“换句话说,‘爱’的出现在整个故事里有非常充分的铺垫,它从最开始就被设计并紧密渗透至人物的行为选择以及最后的故事走向里,尤其在《三体II》的结尾,刘磁欣甚至特别安排了三体文明观察员来强调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物逻辑从始至终对爱的选择都是合理统一的,并不需要超越逻辑思考的信仰的僭越。”

“这个层次上的爱的归总,不是煽情。”

…………

“《三体》在程心这个层次上爱的归总是有逻辑断层的,需要价值观的飞跃,是为煽情。”

“然而这样的煽情是通过一个庞大的科技进化、历史推导、宇宙命运终端走向的系列过程才终于实现的,它严密、缓慢、步步渗透,直到最终变为哲学性的思想升华。”

“哪怕读者的看法根本不同,不买账这个‘爱是永恒’的终极结论,那也还得是佩服大刘指引整个宇宙走向爱的叙述过程。”

“那么对比一下,《星际穿越》里,王树是怎么煽情的呢?”

“他其实也有充分铺垫,无论是地球上长长的看似无关大体的家庭生活,还是太空站里库珀看孩子们一点点长大的视频电话,都是在为后面爱的回归铺路。”

“安妮·海瑟薇的角色布兰德博士凭借直感要求去勘探另一个星球,并点名爱有可能是一整人类尚不理解的却真实存在宇宙力,就更是情节安排上的关键一笔,看似不经意,却是打开整个电影谜题的钥匙。”

…………

“在黑洞里,库珀终于恍然大悟后,向机器人Tars解释为什么他存在的这个小小的高维空间的三维投影恰好是他离开地球之前的那一天时,他说爱,作为一种力,指引他来到了这个方位——就好象重力决定了三维世界里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爱,作为一种高维的‘量子力’,可以决定人在高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华娱从2004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62022/62022017/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