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开机拍摄_华娱从2004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5章 开机拍摄

第(1/3)页

第665章  开机拍摄

2010年8月10日,《爱乐之城》在洛杉矶开机。

第一个开拍的镜头,正是电影里洛杉矶110号高速公路堵车的画面。

这个镜头,或许对其它地区的人来说没什么,但对洛杉矶的居民来说却是别有一番味道。

毕竟奥斯卡那些最终评奖的老头们,就很喜欢这个镜头。

其具体位置,在110号加州州道和101号美国国道交汇处。

并且,这段堵车场景不仅展示了洛杉矶的交通状况,还通过舞蹈和音乐增添了影片的独特氛围。

以及男女主角在堵车时初次相遇,这一幕不仅奠定了影片的基调,还致敬了影史经典《八部半》和《名扬四海》等影片。

总是,对于冲奖奥斯卡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镜头。

如果是王树独自制片《爱乐之城》,还真不好协调封路取景。

但有派拉蒙出马,一切就很顺利。

当然,就算是封路取景,也不可能长时间封路。

因此,在正式实景拍摄之前,这个镜头中的场景已经在其它地方进行了长时间的练习和模拟。

直至有把握之后,再到110号公路上实景拍摄。

不过,王树没有托大,还是与达米恩·查泽雷版本的《爱乐之城》一眼,封锁了105和110这两条高速公路两个周末,共四天时间。

拍摄时,剧组使用的是MovieBird摇臂,最大延伸距离为45英尺,即使承载摇臂的Allan  Padelford  Biscuit  Jr.拖车、一直在最左边的路肩上,摄影镜头还是可以覆盖隔离带左右的4条车道。

不过,在洛杉矶艳阳下,镜头很容易捕捉到摇臂和摄影机投下的阴影。

因此,机位运动轨迹,得重新设计。

出于镜头表现需要,连带编舞也要重新调整。

最后的实拍方案,其实是一种妥协。

本来是六分钟一镜到底的场景,不得不分成三个镜头完成,后期再用特效“无缝拼接”。

“假长镜”通常用快速摇镜头、来掩饰其真实的剪切点。

比如《爱乐之城》开场这段歌舞,第一个隐蔽切点,出现在开场大约3分钟处,黄裙女子的旋转,镜头在她旋转动作之前、就已摇向左边。

而在接下来连贯的画面中,黄裙女从道路右侧沿摄影机运动方便、跑到前面从右边入画。

前两段都是用摇臂拍的,这第三段则是用的斯坦尼康。

最后,掌机员踏上上升中的吊臂平台,俯拍公路场景。

除了摄影设备调整外,剧组同时还根据场地日照规律,选择拍摄时机。

前两个车载摇臂拍的镜头,都选在上午10至11点间,后一个斯坦尼康镜头,则是下午拍的。

分时段重复拍同一小段,比连贯拍三段,掌控的余地更大,发现舞蹈动作、机位偏差等问题,能及时有效纠正。

在这种考虑下,不多次观看压根发现不了的“光影方向不一致”问题,是能够容忍的不完美。

以高速公路这种公共设施为外景地的另一个挑战,是拍摄时间有限。

《爱乐之城》剧组,只有两个周末封锁拍摄的时间。

第一个周末两天,主要用来实地排练。

第二个周末,正式拍摄。

如此大的场地、以及众多演员,为了保证所有人跟上音乐,剧组在这段公路两侧、约150英尺距离内,隐蔽加装了音箱。

影片编舞曼迪·摩尔老师,实拍时还躲在其中一辆车内,直接人声协调舞者。

就算如此,第二个周末两天的实拍,那三段镜头,每一段还是都拍了二三十条。

30位专业舞者,外加约120名临演,最终完成了这段镜头。

王树有尝试一镜到底,奈何场地太大,人也太多,再加上时间有限,实在难以完成。

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运用“假长镜”。

不仅他如此,达米恩·查泽雷拍《爱乐之城》时,本身也是这般。

虽然是用两个周末将这个镜头拍摄完毕,但并不是两周仅仅只是拍了这点东西。

周一到周五,再拍其它的内容。

到了周末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华娱从2004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62022/62022017/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