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我去接你_华娱从2004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 我去接你

第(1/3)页

这番话很有道理,包括周讯在内的所有人暗自点头。

    内娱有天花板,天花板之上就是国际舞台。

    而,国际舞台的中心,即是好莱坞。

    就算是闻名于欧洲三大,没在好莱坞混出名堂,只算是走上了国际,而不是闻名于国际。

    因此,非学院派导演出身的王树,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到好莱坞。

    虽说在国内只要一直有好的作品面世,也能混的顺风顺水。

    但.无论在国内怎么混,也是在天花板之内。

    只要在天花板之内,那么.就“差点意思”。

    好比冯小钢。

    这位以商业片出名,更是自诩为内地最厉害的商业片导演。

    自《唐山大地震》之后,还不是一直各种拍艺术片想要走上国际舞台。

    这是因为,只要走上国际舞台,业内地位就是比在内娱打转的导演更牛鼻。

    而如若既走上国际舞台,又名响好莱坞,即是更牛鼻。

    冯小钢拍商业片票房大爆时,何等的备受吹捧。

    实则在主流电影领域,他根本就不受待见,想挤都挤不进去。

    因此,那会儿他不是在抨击国内的各大奖项的评委,就是在抨击国内各大奖项的评委。

    直至他能拿奖后,才立马变了一副脸孔。

    周讯接话说:“这么说的话,王导应该会去好莱坞发展。”

    其实这个话题,她之前与王树浅聊过,王树当时话没有说满,所以她也不好直接说王树会去好莱坞。

    “也不一定。”一人说出他的看法,“王导与韩董相交莫逆。”

    “这会儿韩董刚成为中影董事长,肯定会有很多动作。”

    “因此,韩董大概率会挽留王导。”

    “所以.王导就算要去好莱坞,也是过几年再去,而不是现在。”

    这话同样很有道理。

    因为韩三坪现在是中影老大,明显利好王树。

    值此时机,自然是在国内稳步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韩三坪卸任,再去好莱坞也不迟。

    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这些人不知道再过几年内娱就会发展起来。

    10亿、20亿、30亿、50亿的时代将要来临。

    而自19年之后,不仅是国内的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全球文娱产业同样也都在走下坡路。

    哪怕口罩时期过去,再想一部电影50亿,已然很难了。

    虽说经济走下坡路,消费降级之下利好虚拟娱乐。

    但.电影会有例外。

    如果电影票太贵,那么更多的人会考虑是否值票价再走进电影院。

    而不是像经济腾飞时期,并不多在乎电影票钱的买票走进电影院。

    按照这个走势,这几年才是王树前去好莱坞的最佳时期。

    因为这个时期,国内的银幕数量还没有建设起来,经济也尚未腾飞。

    08年,票房最高的电影,也才3亿多。

    王树在这個时期去到好莱坞,如果发展的不错,等过几年再从好莱坞回国。

    不仅是国际大导演,国内还进入了单片30亿票房时代。

    虽说这个时期演员的片酬也疯涨起来,但不管怎样也是一部电影能够斩获几十亿票房的时代。

    而且,他以国际大导演的身份回国拍戏,将会有很多演员宁愿降薪也争抢出演他所执导的电影的机会。

    当然,在这个时期留在国内,同样也有着好处。

    那就是作为中影老大的韩三坪会给予他关照与支持。

    比如《台北行》这部电影,就算日后《生化危机》会登陆内地院线,就算这年头院线还在上映鬼片,就算卫视台还在播放《第8号当铺》。

    没有韩三坪、没有中影出面,他拍大概率是能拍出来。

    但.别想能在院线上映。

    “我也觉得王导大概率会过几年再去好莱坞。”一人接话。

    其中的道理,每个人都懂,无需多做追叙。

    “不管怎么样,反正我是希望王导越晚去好莱坞越好。”一人发自内心的说,“有王导在,我们这些人也能多一些机会。”

    这话,其实还算是考虑到周讯在这里,说的比较委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华娱从2004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62022/62022017/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