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后记(完)_我岳父是李世民张阳李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0章 后记(完)

第(2/3)页

      “殿前的这些金银我们就不要了,其实宫中在第二期的交付中,我们就已收回了本钱,这利润还给陛下,我们只要本钱。”

        张清清带着弟弟站起身,又道:“往后长安城要拆除皇城在内的另外几面城墙。”

        她躬身行礼道:“另外我给皇帝一个警告,长安城的负担又快到临界了,必须将其余的几面城墙拆除,将人口释放出去,给予土地房屋,以后只保留皇城的城墙足矣。”

        说罢,姐弟两就离开了,也没有带走殿外的金银。

        “她好大的胆子!”李承乾在兴庆殿内怒不可遏。

        可宫里不敢将这对姐弟怎么样,火器依旧掌握在骊山手中,一旦这两个姐弟有什么意外,整个中原都将万劫不复。

        李承乾知道自己赌不起,也拿她们没有任何的办法。

        “皇帝,以后你再敢打骊山的主意试试?”

        张清清的警告,在李承乾的脑海中回荡。

        对朝中来说,骊山不造反全靠在李世民的情面上。

        贞观一朝的长辈对张阳来说是有情义的,所以他不会造反。

        但张清清是小辈,她可没有这么多的情感负累,她对皇帝的心思比张阳简单太多了。

        走出承天门的时候,张心安问道:“姐,你什么时候埋的火药?”

        张清清笑道:“就当皇帝以为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时。”

        “姐,你的手段真是……”

        张清清又道:“以前的师公与我讲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富商,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故事,三人面临选择,都想要得到将军手中的刀……”

        她将当年张公瑾与父亲说过的博弈故事说给了弟弟听。

        现在的大唐皇宫更加恢弘壮丽了,原本错落的宫殿现在少了许多,重修的宫殿更大,也很漂亮。

        这大唐皇宫少了一些雕梁画栋,华美绝伦。

        多了一些恢弘,肃穆与大气。

        回到骊山之后,张清清开始跟着小慧姨姨与小武姨姨一起主持家业。

        在小武与小慧眼里,这孩子就像是个天生的继任者,她善于决断,能够自主判断优劣处境,也能够拿出骊山小主人的风范与诸县周旋。

        正如长乐公主李丽质所言,大唐会有更杰出的女子出现。

        而张心安又开始了苦读的生涯。

        ……

        <div  class="contentadv">        到了正乾七年,一支船队远航而来,出海时十余艘船,六十多个船员。

        但最后回来的只有六艘,人手却多了百余人。

        这是江南徐家的远行成果,他们去了海洋与陆地的另一头,先在欧洲的海湾与远征的唐军会合,并且还渡过了大海,去了另一片大陆。

        他们带来了许多的作物种子。

        张士贵也坐着海船回到了中原。

        正乾六年的冬天,张阳与李玥走在山间的小道上,熊大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

        夫妻俩将家里的事都交给了小慧与小武还有女儿。

        赋闲之后,张阳这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退休生活。

        张阳拧开杯盖,熟练地挥了挥杯盖的水滴,而后喝下一口茶水,长出一口气,“三十七了,这个年纪退休,我还算满意。”

        李玥也三十有三,她眯眼幸福地笑着,“夫君看起来一点都不老。”

        握着她的手,张阳又道:“只是我们一直在一起,没觉得自己老了,你看看我的手还有这么多的老茧。”

        李玥将夫君的鬓发重新扎起来,又道:“是呀,你的手总是有这么多老茧。”

        张阳道:“你的手还是冰凉的,从来没变过。”

        “你这是人还未老,心已老了。”

        “我在大唐度过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感觉好漫长,好漫长。”

        李玥笑着点头,她抬首道:“是啊,我又活了好多年好多年呀。”

        “县侯!县侯!”

        孩子的喊叫声在山林间,这孩子快步跑来,递上书信开心道:“县侯,大唐的远航船队回来了。”

        张阳点头道:“是吗?”

        李玥给了这个孩子一颗糖果。

        糖果是夫君做出来的新吃食,只不过这种糖没有果味,入口有淡淡的咸味,在口中含得久了便会是甜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我岳父是李世民张阳李玥》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69472/69472538/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