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bug出场,三三制战术_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 bug出场,三三制战术

第(2/3)页



  而是把他们分出很多组,像步兵,炮兵,空军,以及装甲机械化部队这些都分开,让他们各自专修一种进阶的军事技能。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那就是江黎结合后世某巅峰轻步兵战术,为步兵专门复制了某军的三三制战术。

  即人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每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

  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战斗班展开时士兵,可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

  战斗群展开后通过“口语”“手语”“军号”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这套战术的优势就是,可以使基层指战员的指挥更加灵活有效。

  还能在很多程度上,减少人员在进攻或者撤退时的伤亡。

  因为进攻时,各小组能根据敌人火力决定,是散开前进、集中突进或后撤,灵活运动,最大程度的减少遭遇炮击时的人员伤亡。

  说起来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倭战争期间。

  抗战初期,某军武器装备简陋,单兵作战能力不足,在以密集队形冲击日军阵地时易遭受严重伤亡。

  为避免这种情况,某军制定战略原则并逐渐形成了三三制战术。

  然而,要学会这套战术,其中有好几个麻烦,不然江黎早就把这套战术拿出来了,又何必等到现在呢!

  要说是这么麻烦,那首先自然是,部队得有高度的纪律性和服从性,每名成员都需要严格遵循战术安排和上级指令。

  否则在战场上,任何个人的擅自行动都可能破坏整个战术布局,导致任务失败和人员伤亡。

  其次就是团队协作能力,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进攻、掩护和支援的任务要相互衔接、无缝对接。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战斗小组或者战斗群,而不是三个单兵,或者是九个或者二十七个,各自为战的散兵尤勇。

  第三就得是,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71954/71954345/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