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帅才蒙冤,明国最后一张王牌_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 帅才蒙冤,明国最后一张王牌

第(1/3)页

延寿街,位于京师西城,也就是后世的延寿街。

  此街因延寿寺而得名。

  但其名声传于青史古今,为天下人所熟知,却并不是因为延寿寺,而是因为这里有座监狱。

  这座监狱专门用于关押高级别的朝廷钦犯,很多历史名臣都在这里蹲过。

  影视小说里称之为“天牢”。

  但实际上,自古至今,从未有“天牢”这个名称存在。而是叫做“大牢”。

  这种关押高级别大臣钦犯的大牢,也不像影视剧描写的环境那么差,而是住宿条件极好,基本上都是一人一间,甚至是一人两间。

  牢房里干干净净。

  床榻被子及生活用品俱全。

  牢头狱卒也都恭恭敬敬地,如同后世酒店里的服务员。

  因为,今天被送进大牢的钦犯,说不定明天就又成了朝中重臣,他们一介狱卒,连巴结都来不及。除非囚犯的政敌势大,想要借他们的手害死囚犯,否到借他们十个胆他们也不敢对囚犯有丝毫怠慢。

  通常关进来的囚犯,都是狱卒们巴结的对象,有不少狱卒因为巴结囚犯,等到囚犯被重新起用后而等到升迁。即使囚犯没被重新启用,他们的关系网和人脉圈,也不是狱卒惹得起的,随便一句话,都可以轻易给狱卒带来好处或穴难。

  所以,千万别以为关押朝廷重犯的大牢条件有多恶劣。

  有钱人坐牢,给狱卒老大塞点钱,在里面类似于住酒店。

  ……

  在大牢比较靠里位置的地方,有一间干净整洁且相当宽敞的牢房。

  里面不仅床榻被褥俱全,还放着一个大火炉。

  火炉里,炭火烧得正旺。

  一个略显削瘦,年约五旬的儒生,正双目微瞑,斜躺在椅上,听着旁边一名男子叙说着辽东的战事:

  “那王昊,在杀了阿济格后,又指挥军队向南佯动,骗过多尔衮的追兵,再连夜向北疾奔近百里,一举攻下了临海堡,夺了战船,然后全军登船,泛舟于海上…………”

  那位二十多岁的男子,名叫孙世瑞。

  乃是孙传庭的长子。

  这个年约五旬的儒生,便是大明朝的最后一根柱石……孙传庭!

  ……

  (附录:明朝最后的战神——孙传庭。)

  ……

  孙传庭,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

  虽是儒生,却是极善用兵。

  二十七岁中进士,历任永城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顺天府丞,崇祯九年(公之1636年)调任陕西巡抚,与洪承畴一起镇压民乱,擒获“高迎祥,剿灭十五股义军,稳定了陕西的局面。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因清兵入塞,受命赴京勤王,在卢象升战死后代其总督各镇援兵与清军作战,多有战功。之后因功升任保定总督,但是,遭到吴三桂的干爹高起潜的构陷。一怒之下,以“失聪”为由请求辞职。

  而高起潜则向崇祯禀报,说孙传庭耳朵并没有聋。崇祯大怒,派锦衣卫将孙传庭抓捕,关在这大牢之中。

  虽是被关在大牢之中,但孙传庭仍然忧心国事,每天都是叫长子孙世瑞来牢中向自己禀报民乱、虏乱以及其它各种朝中的大事。

  ……

  两父子正聊得起劲,忽听牢外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此战,若孙帅处在洪承畴的位置,担任辽东督师,又当如何,可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明朝:我的巨舰大炮》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2206/92206799/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