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糖业公司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0章 糖业公司

第(3/3)页

糖业收入囊中。

扩建、并购,就是邹坤要做的事。

而毕强在了解了天糖1号的基本情况后,就去拜访了省里分管甘蔗行业的专家和领导。

这时候,桂省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甘蔗产业办公室,毕强只能一个个去跑。

桂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桂省农垦甘蔗研究所、桂省、云省、粤省……

联合各方力量研发推广新品种。

天糖1号的亲本资源也会对外开放,这是郭阳特意给毕强强调的。

一是让国内新品系尽快形成力量。

二是加快推广,科研院校仿制需要时间,三四年时间是没跑的,天禾可以赚这几年的高额利润。

每亩用种0.6吨,每吨2000元,一亩1200元,天禾大约有800元的利润。

桂省甘蔗种植面积约1400万亩,相比上一年缩水了不少。

甘蔗又分为宿根蔗、春植蔗、秋植蔗、冬植蔗。

一年新植蔗按500万亩算,需要健康种苗300万吨,产值可达60亿元。

天禾只需占据不到20%的比例,每年的收入就能突破10亿元。

而目前,桂省的甘蔗种业公司交易额尚未突破1亿元,天禾定下的目标已经极高。

南宁,武鸣,大明山下。

毕强和邹坤刚在南宁糖业东江公司参加完一场现场会。

会上来了诸多领导和专家,一起见证了东江公司蔗田天糖1号的旺盛长势,无不被其折服。

毕强笑道:“邹总,南宁糖业也亏损严重,干脆也一起收购了吧?”

“我倒是想,市值也不高,十几亿元,集团拿得出,老板也肯定会批。”邹坤摇了摇头,“但是省里肯定不好同意,南宁糖业好歹也是国内制糖业龙头之一。”

南宁糖业,国内最大的国有上市制糖企业,后来证劵简称会改名为广农糖业。

现下同样陷入了深度亏损。

如果没有天糖1号,可能会亏损严重,最后走向资不抵债,嘉禾糖业自然会有并购的机会。

不过南宁糖业是最早选择试种天糖1号的公司,面积虽然不多,但尝到了甜头,就不可能停下来,很可能撑过危机。

“有点遗憾……”

“毕院长!”

毕强正要上车,远处传来喊声,向天山、袁华、陈凌走了过来。

“向总,这么巧,五亩换大奔也来拍甘蔗田?”

向天山指了指半山坡,“不是这里,我们还要往前面一点,去拍沃柑,一位德农前职工姜毅在这里整了个园子。”

毕强问道:“效益好吗?”

向天山说:“去年产果少,但价格好,市场反馈也不错,今年产量要上来了,就提前过来录一点资料。”

“厉害,向总还真是敬业,这都要亲自来跑一趟。”

“哈哈,刚好在附近拍其它的,顺便跑一趟。”向天山笑道。

其实他对姜毅的沃柑园寄予了厚望,五亩换大奔很久没出重量级的节目了。

沃柑可是五亩换大奔第一批推荐的水果品种之一。

再者,姜毅的果园管理水平也很好。

毕强没有跟着去看,在南方甘蔗产区的任务完成后,他又去了北方甜菜产区。

由于和国粮屯河、冠农股份、亚盛农垦等企业早就有合作,所以甜菜新品种的推广相对更简单。

和高层通过气,再现场实际看一下,事情就定下了。

忙完这一切后,毕强和邹坤一起回了酒泉,在办公室等到了郭阳。

“品种很优秀,搭配上科学的种植模式,甘蔗和甜菜产量都能轻松翻倍,乃至更高。”

一路回来,邹坤有许多的遗憾,大部分制糖厂都陷入了深度亏损,是并购的好时机。

不过,最大的几家糖企虽然也在亏损,但在有天禾新品种的预期后,同样发起了并购。

国粮屯河、南宁糖业、华资实业、南华糖业、光明食品集团……

嘉禾糖业面临着许多竞争。

如果新品种再憋一憋,等这些大糖企也撑不住,嘉禾糖业可能就一举壮大了。

“不要太贪,种子上的利润够多了,而且,两三年时间糖业公司能进入正轨,已堪称神速!”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8977/9897740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