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

第(3/3)页

“我先审几份文件,弄完就走。”

    看着张竞,还是那个文艺范儿,但如今又多了份历练后的成熟。

    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所以,每个片区负责人都有说突击治沙栽树的效率太低,专业治沙队伍虽然价格高,但个人效率更高,一个人一天可以压1亩多草方格,人数扎堆就可能只有六七分地,甚至更少。

    人数多,管理还是略显粗放。

    后面就把车辆权限收紧了些,全交到外地来的技术员和大学生身上,也出了不少洋相,开车撞到树上,撞到野猪,但这些人爱惜车,定时清洗,按时保养,也更守规矩。

    “采购的也有猫腻。”

    但沙海直接和农民打交道,难度肯定还要大上不止一筹。

    郭阳前世今生也多次听到这话,颇为认同。

    从黄河调水的沙漠古河道,水库清洗,河道清淤,高低压电路,扬水站,机井,连成排的水车……

    也借着沟通对沙海有了更多的了解。

    片区负责人基本是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可能这也是敢说的原因之一。

    看了一小会儿,陆汉斌就上楼,进了办公室,其身后还跟着名三十来岁的女性,在这沙漠边缘容貌算是出挑的了。

    看完。

    “你忙你的。”

    因为就是栋两层民房,办公室只有10余个平方,放了两张沙发,和一张两米多宽的办公桌,一盆绿植。

    空间略显逼仄。

    哪些补贴已申请,未申请,也做了相关记录。

    农业管理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必须充分放权,因为变数太多了。

    四十几个技术员,平均每个人最少要管70多个工人。

    事后,他和陆汉斌,张竞,庄正等几名老员工又找了个地喝了会儿茶。

    提了一嘴这事。

    郭阳则趁这个时间到其办公室看会儿资料。

    此外,还有个日光温室。原本是天禾种业派人过来建立的,后来直接挂到了沙海农牧旗下。

    但这样的人又很难发大财。

    郭阳只是默默的听着,也不表态,也不制止。

    水至清则无鱼,郭阳也不愿去深究,治沙的效果已经看到了,给陆汉斌留点活动的空间也在情理之中。

    郭阳想叫上大哥大嫂,但两人拒绝了,还说他事业心太强,回来就一直在忙。

    “农牧户和政府签订治沙协议,其成本只要1000元每亩就够了,沙海治沙成本干到了3000元以上。”

    “有人中饱私囊。”

    下面的片区长胆子很大,丝毫不顾及陆汉斌就在跟前。

    有些法律法规的一侧,还简略的写了时间,和遇到的示例。

    晚上借着和员工接触的机会,郭阳用他那三流的演讲水平、一流的画饼技术给员工做了次思想建设。

    还有树苗,第一年苗木不够,就对外采购了批,结果是老小苗,根系全蜷缩成团,只能及时止损;

    朴实无华,农业嘛,实用就行了,搞那么花里胡哨干嘛。

    眼花缭乱,无从管起。

    张竞笑道:“我和汉斌之前商量着,等青土湖恢复成湿地了,剪成纪录片再找地方播放。不只是沙海的,我们还在收集过往的历史资料。”

    “两年半前我就说过。”

    “我愿意承担你犯错的成本。”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8977/9897740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