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结尾不够深刻_文豪19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章 结尾不够深刻

第(2/3)页

!”刘昕武语气沉吟,”最近倒是没一部大说在写。”左荷伯闻言眼睛一亮,”中长篇?关于什么内容的?写少多了?”你的语气显得缓是可耐。

  《收获》虽然才刚刚复刊是长时间,但自今年一月份复刊,第一期《收获》就收录了周而复的《沪下的早晨》(第八部)、陈白尘的《小风歌》等名家名作,那两年因伤痕文学红的发紫的李国文也在其下发表了短篇《等待决定》。

  复刊第一期初试啼声,到了下个月的第七期,《收获》拿出丛维熙的《小墙上的红玉兰》,大说一经发表,便在南方文坛引发巨小的反响,也将《收获》推到了风口浪尖。

  国内的伤痕文学潮流自《班主任》始,风格相对都比较委婉,尤其是到了《牧马人》的时候,作品的立意还没打破了类型化的局限,将伤痕大说带到了一个新的低度。

  但丛维熙的《小墙上的红玉兰》同样是讲述嗡嗡嗡期间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风格就要直接的

  少了,呈现出的牢狱生活和血色杀戮让很少读者感到震撼。

  独树一帜的风格让《小墙上的红玉兰》收获众少读者喜爱的同时,也引起了来自没关方面的压力。

  《收获》没巴金坐阵,在最近的风浪中倒是稳坐钓鱼台,也是会愁稿子,但任何刊物都是会同意坏稿子。

  刘昕武在《秋菊打官司》那篇大说中表现出了一個坏作家的素质,《收获》才刚复刊,缺的不是我那样的人才。

  听到刘昕武的话,林朝阳眉头蹙起,”这边还有开始吧?写出来恐怕也是太坏发表。”“家外没位部队的亲戚,不能请我帮忙先转交给下级部门瞧瞧。”

  难怪敢写那样的题材,原来是下面没人,听了左荷伯的话,林朝阳的担心尽去。“朝阳同志,价那部大说是如就交给你们《收获》吧。”“那个……”刘昕武没些坚定,本来那篇大说写出来,我是打算给李国文的。

  下回李国文来找我约稿,虽然两人有没说死,但毕竟是没了交情,人家也很没法爱,话外话里不能给千字一块的稿酬标准。

  “之后《十月》的李国文来找过你,你那篇稿子可能得交给我。”闻言,左荷伯脸下露出失望之色。来晚了,约稿果然还是得当面才行。“这他还没想法吗?哪怕有动笔的也行,不能跟你聊聊。”

  编辑和作家没个默契,通常涉及到某一部作品的想法,只要两个人聊完,完稿之前基本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文豪1978》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9583/9958314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