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诺贝尔文学奖的苗子_文豪19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2章 诺贝尔文学奖的苗子

第(3/3)页

阵,马烽和王蒙二人离开。

        过了没两个小时,李拓兴冲冲的推开了小六部口胡同的院门,大呼小叫的闯了进来。

        “朝阳,你小子牛逼大发了!”

        李拓在交游广阔,消息灵通,这么快就跑过来也不意外。

        得奖的是林朝阳,可他的状态看起来却比林朝阳还要亢奋。

        跟林朝阳说了半天,又向林朝阳提出了请求,他请林朝阳给《燕京文学》写篇短文,谈谈获奖的感受。

        两人正说着话的功夫,林朝阳家里继续又来了几个朋友。

        都是听说了他的得奖消息过来的。

        “今天人齐,正好晚上热闹热闹,庆祝朝阳喜获殊荣!”李拓提议。

        有他在的地方,永远不缺热闹。

        说完这句话,李拓便开始张罗,挨个给朋友们打电话,打电话联系不到的,就是让人去找。

        从下午联系到晚上,林朝阳家里竟然一窝蜂的来了三十多号人,连坐着轮椅的石铁生都被他给请来了。

        对于大多数国内作家来说,能在国内得个茅盾文学奖这样的全国性奖项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了,国际文学奖项对大家来说太过遥远了。

        因此,当大家听闻林朝阳得了号称“美国诺贝尔文学奖”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时,内心很难生出嫉妒的情绪。

        更多的是羡慕、敬佩甚至是崇拜。

        大家都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同行,深知获得国际文学奖项的难度。

        它所需要的不仅是作品要在海外有一定的流传度,更需要国际评委对作品和作家的高度认可。

        而且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已经不是林朝阳第一个国际文学奖项了。

        从三年前的勒诺多文学奖到今天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奖项的份量无疑更重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几年来林朝阳国际影响力的变化。

        在中国当代作家之中,这绝对是头一份的!

        今天来的人里有这两年红得发紫的王硕,聚会时他听着众人吹嘘着林朝阳在海外所取得的成绩,心想说得那么热闹,好像跟你们有什么关系一样。

        “硕爷,你鼓捣那电视剧什么时候放啊?”刘恒问王硕。

        “快了,下个月就播。”

        旁边有人听着两人的对话,也参与了进来。

        “你这是趟完电影界,又开始趟电视剧是吧?”陈剑雨调侃道。

        “嗐,这不也是为了赚点策划费嘛。”王硕嬉笑着说。

        “唉!瞧见没有?这就叫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人家赚版税的整天想的都是怎么赚钱,我们这帮稿费都赚不到三瓜俩枣的,多写点东西都费劲。

        硕爷,您这产量够高的!”

        王硕八十年代中期在出道,之后几年内快速崭露头角。

        到88年,他的四部连续被改编成电影《顽主》、《轮回》、《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红透了半边天,那一年也被评论界称为“王硕年”。

        除了作品改编电影的浪潮,王硕的作品也是部部热卖,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集《过把瘾》上市一个月不到两个月,热卖了20万册。

        一年里光是出版版税就赚了二十多万块。

        最近华艺出版社正策划着给王硕出文集呢,大家都觉得王硕有望接过林朝阳的接力棒,成为文坛又一靠版税致富的作家,人送外号“小许灵均”。

        刘恒提到的“电视剧”,是王硕和郑小龙、郑万龙等人一起鼓捣的长篇电视剧《渴望》。

        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小六部口胡同院里直到深夜才安静下来。

        等到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消息《我国作家许灵均荣获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本报消息,10月8日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许灵均获得1990年年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创设于1969年,每两年一届,在欧美文学界拥有'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之称,许灵均同志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

        同一天出刊的《文艺报》也发表了一篇名为《许灵均获得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文章,只是在内容和风格上要比

        《人民日报》花团锦簇了许多。

        另外,文协方面也第一时间在《文艺报》上发表了对林朝阳获奖的贺信,热烈祝贺许灵均获得1990年纽斯塔特国家文学奖。

        贺信上说许灵均的作品在国内外广为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他的创作成就为中国文学艺术事业乃至世界文学艺术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祝愿许灵均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人民日报》和《文艺报》两大权威媒体的宣传之下,短短一天之内,林朝阳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消息便传遍了大江南北。

        燕京,朝阳区,八里庄南里27号。

        鲁迅文学院院里呼和声不断,起早就有几个精力旺盛的学员在篮球场打篮球,这地方比楼上的教室利用率还高。

        于华昨晚熬夜熬得太晚,早上又被篮球场上的声音吵醒,精神萎靡,洗了把脸,揪下嘴唇上的干皮,就往食堂去。

        刚进食堂,他见刘振云、谟言、迟子建几人坐在一桌聊得热火朝天,打了饭便凑了过去。

        “聊什么呢?”于华问。

        迟子建说:“聊得奖的事呢。”

        听到这话,于华立刻精神了起来,大家都是青年作家,对得奖这种事都有很强烈的企图心。

        “谁得奖了?”

        刘振云说:“朝阳得了美国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刘振云在鲁迅文学院上课是走读,吃饭倒是在学校,毕竟是免费的。

        昨天下了课他便被李拓喊去了小六部口胡同,在小六部口胡同待了一夜,今早没回家,直接来上课了。

        “纽斯..”于华没重复上来。

        迟子建提醒道:“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这奖很有名?”

        “号称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迟子建科普道。

        “嘶~”于华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牛..啊!”

        于华很想说一句“牛逼”,可隔壁桌正坐着他们班的女神严歌苓呢,他没好意思,临时改了口。

        “是挺牛的!”迟子建正说着话,他们班里的洪峰闯进食堂,手里挥着一张报纸,“你们看了没?许灵均得了个美国的文学奖!”

        “振云刚才跟大家说了,昨天他还去了小六部口胡同。”于华说。

        洪峰抱怨道:“振云你太不厚道了,这种事怎么不叫大家一下呢?”

        “我也是回家之后才接到的电话。”

        众人嘁嘁喳喳的聊起林朝阳得奖的事,大多是刘振云在说,他昨天参加了林家的聚会,对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了解比大家多了不少。

        正当大家讨论得正欢的时候,一旁慢悠悠吃完饭的严歌苓开口说道:“振云刚才有两句表述不对。”

        众人齐齐看向她。
如果您觉得《文豪1978》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9583/9958314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