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隔空嘲笑_文豪19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5章 隔空嘲笑

第(1/3)页

“唔.暂时还没构思好。”林朝阳说。

        芦安·瓦尔特闻言表情略显遗憾,“没关系,伟大的作品总是孕育得格外困难。”

        林朝阳轻笑道:“还有不少难产或者流产了。”

        “哈哈!对别的作家来说可能,但你不一样。你知道的,当初我们公司可是考察过你的创作生涯,到现在你的那些作品都还在我的书架上。”

        芦安·瓦尔特所指的是林朝阳的产量,他出道十余年,不算几篇(部)中短篇之外,已经写了11部长篇。

        他的每一部长篇芦安·瓦尔特都有搜集,各种语言版本的都有。

        芦安·瓦尔特好歹也干了快二十年编辑,就没见过像林朝阳这样的狠人,几乎是一年一部长篇。

        他这样的产量在纯文学领域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因为芦安·瓦尔特接触过的绝大多数纯文学作家,可能一辈子都没写过11部长篇。

        而林朝阳,他今年不过33岁。

        可怕,简直太可怕了!

        而且才这个年纪的他,精力旺盛,对于纯文学作家来说,普遍四十岁到五十岁才是巅峰。

        想象着十几二十年后林朝阳的作品和文学成就,芦安·瓦尔特内心只剩下叹为观止。

        年纪轻轻就已经拿过了勒诺多文学奖和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现在芦安·瓦尔特唯一好奇的是林朝阳究竟会在什么年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

        他相信这也是许多关注林朝阳的文学界人士的好奇。

        畅想过后,芦安·瓦尔特摆出推心置腹的姿态来,“说实在的,林,你的在美国这么受欢迎,你有没有想过创作一部更加符合美国读者口味的?”

        林朝阳眉头轻挑,面露疑惑,“什么叫'更加符合美国读者□

        味?”

        “就是像《梵高之死》这种以欧美文化为背景。”

        “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让一个外国作家来写欧美文化背景的作品,你们太高估我的能力了吧?”

        芦安·瓦尔特解释道:“因为我看过《梵高之死》,我觉得你完全有能力驾驭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而且这部的销量我们大家都知道。

        我的许多同事都认为,你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在文学性和故事性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我想这就是天赋。

        我猜这也是你的作品能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

        “我怎么感觉你对我有些盲目信任?”

        “欸!这不是盲目信任,而是充分的信任。林,我想你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创作了超过10部长篇,也会感到一些疲惫吧?

        为什么不尝试换个思维方式,给自己换换脑子呢?说不定能出奇效!”

        芦安·瓦尔特用极具诱惑力的口吻鼓动道。

        林朝阳故作认真的思考,芦安·瓦尔特见此情景心中惊喜万分,他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看起来竟然有说动林朝阳的希望。

        “林,中国是生你养你的土地,那里对你来说有取之不尽的素材,但你也别小看了美国。

        这里同样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同样有上亿人口,同样有诸多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同样有用之不竭的素材。

        相信我,只要你愿意探索,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一定会带给你惊喜!

        而我,作为你的编辑,我将全力以赴的为你的创作服务!”

        芦安·瓦尔特语气兴奋,侃侃而谈,最后他还不忘给林朝阳上点价值。

        “林,你是如此天才的作家,你在美国本土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忠实读者。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些读者可能这辈子看到的你的所有作品,其实都是经由翻译家的思想在传播,很多你原本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失真了。

        难道你不想让你的读者,真真正正的、原汁原味的感受一次你的思想和才华所碰撞出的灵感火花吗?”

        听到这里,林朝阳作出被打动的神色,脸上露出苦笑。

        “芦安,你可真是个优秀的说客!”

        芦安·瓦尔特面露得意,“林,看来我们都很有眼光。当年要不是大学选错了专业,也许我现在就在华盛顿K街工作。”

        K街,别名“游说一条街”,美国资本主义的独家特色。

        林朝阳轻叹道:“以美国文化和语言为背景创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说难如登天也不为过。”

        “来吧!别那么多顾忌,作家不能总待在舒适区里。”芦安·瓦尔特又用上了激将法。

        然后他又换了个语气,真诚的说道:“林,我完全理解你的担心。你放心,我和兰登书屋将会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你在创作上的任何难题,我们都将全力以赴帮你解决。”

        有《楚门的世界》和《梵高之死》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在前,兰登书屋对林朝阳的看好程度不同寻常,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畅销书作家。

        芦安·瓦尔特如此卖力的劝说林朝阳,也是出于公司的授意。

        兰登书屋认为以林朝阳在创作上所表现出的潜力和他在美国受到的欢迎程度,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举世少见的伟大作家。

        而他们游说林朝阳以美国文学背景来创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想捧出一位既拥有逼格,又拥有销量的超级纯文学畅销书作家。

        兰登书屋成立大半个世纪,捧出过不少普利策奖、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他们出版很多作家的书都属于赔本赚吆喝。

        林朝阳则不同,他是纯文学作家中少见的作品能够畅销各国的个例,这样的作家值得兰登书屋拉拢和支持。

        以前以中文和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创作,虽然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市场,但还是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

        “林,你千万不要为此感到压力。不管是用英文写作,或者是以美国文化背景来搞创作,这只是一次尝试而已。

        如果真写不好,你还可以去写你本民族、本国的东西。

        但只要迈出这一步,那它就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这不仅仅是以不同的语言来创作,更可以证明你是能够游刃有余的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伟大作家!”

        林朝阳做了个“暂停”的手势。

        好家伙,吹起来没边儿了,比李拓都敢下嘴。

        彩虹屁被制止了,芦安·瓦尔特没再说话,而是眼神灼灼的盯着林朝阳,期盼着他的回答。

        过了片刻,林朝阳忖度后作出勉为其难的姿态,“那我先试试吧!”

        闻言,芦安·瓦尔特大喜过望。

        “林,我就知道你是个有追求、有勇气的作家!”

        没答应你就是没追求、没勇气了是吧?

        狂喜的芦安·瓦尔特顾不得林朝阳的反应,他端起桌上的咖啡杯当作酒杯。

        “切死!”

        跟芦安·瓦尔特聊完了半个下午,休息了一晚,次日林朝阳在戴维斯·昂迪亚诺的陪伴下在诺曼市内转了转。

        诺曼是座小城,几乎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文豪1978》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9583/9958314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