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香江三部曲_文豪19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2章 香江三部曲

第(1/3)页

包圆儿了万科的股票后,林朝阳没有立刻回香江,而是来到了花城出版社。

        他来花城出版社,不是为了自己的事,是帮陶玉书看看《漫画王》的发展情况。

        漫画王开玉郎机构的倾力支持。

        不过花城出版社为了这份国内第一份漫画刊物也没少花心思,比如他们就费了好大的力气从岭南美术出版社调来了

        《周末》画报的副主编洪斯文。

        周末连载的连环画故事广受欢迎,单期销量百万份起。

        洪斯文作为《周末》画报的副主编,年富力强,说不定过几年就是主编了。

        林朝阳问李士非他们是怎么把人挖过来的,李士非说是给洪斯文解决了住房问题。

        林朝阳不禁暗自感慨,这年头挖个人才真简单,给解决个住房就行。

        后来一想,这个想法不对。

        要是放在后世可能更简单,这可是广州一套房啊!

        如今国内的漫画形式主要还是以连环画为主,洪斯文来到花城出版社也是适应了一段时间才理解了他们要搞的所谓“漫画”。

        为了让编辑们更好的理解漫画与连环画的区别,花城出版社和玉郎机构在9月份合作举办了为期45天的编辑培训班。

        等过完年后,两家还会继续合办漫画家培训班,授课讲师均为玉郎机构旗下的资深漫画编辑和作者。

        漫画家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出来的,这个培训班并不面向普通的漫画爱好者,而是面向那些原本就有绘制连环画功底的编辑和作者。

        只要有志于漫画创作的人都可以报名,免费学习。

        “下半年,我打算等明年下半年,就搞个面向普通漫画爱好者的培训班。

        先在《漫画王》上办个'有奖征稿'活动,在那些业余来稿当中筛选有潜力的漫画作者,争取培养出中国第一批漫画人才。

        如果有条件的话,这个培训班我们至少要搞个两三年。”

        洪斯文向林朝阳介绍完《漫画王》目前的情况,又说了他对培养漫画人才的想法。

        林朝阳不由得颔首,洪斯文的思路很清晰,这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看来杂志创刊之后发展良好,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漫画王刊物首印3万册,甫一上市便被热情的读者一抢而空。

        近十年来,香江漫画在广州的连环画爱好者群体当中广为流传,早已经培育出了一批漫画读者。

        漫画王者早已翘首以盼,首印卖空后花城出版社又紧急加印了5万册。

        漫画王它是份半月刊,每期上市的间隔时间仅有半个月。

        到第二期发行上市,花城出版社这次胆子大了很多,直接首印就是10万册,仍旧无法满足热情的读者们。

        12月20日的第四期,也就是1988年的最后一期,《漫画王》的销量成功突破30万份。

        仅仅两个月时间,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份销量30万份的漫画杂志,对于花城出版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并且,看《漫画王》的势头,这个销量还远不是它的极限。

        因为到目前为止,《漫画王》的发行还只是覆盖了华南几省。

        “这个想法很好,没想到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这么大的成果。”林朝阳恭喜道。

        洪斯文说:“多亏了玉郎机构的支持。上期我们做了个读者调查,收到了几百份反馈,我们的读者里有90%以上的人是被龙虎门漫画王剩下那少得可怜的版面上发表的仍是形式较为传统的连环画。

        “凡事都有个发展的过程,只要你们能保持这个发展势头,培养出一批固定的受众,未来产出优秀的内容只是时间问题。  ”

        培养出受众,不仅对《漫画王》和花城出版社有好处,对玉郎机构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按照《漫画王》现在的发展速度,一年之内单期销量破百万份是大概率的事,这也就意味着一百万乃至更多的读者群体。

        到那个时候,也将是玉郎机构收获的日子。

        了解完了《漫画王》的情况,林朝阳此行的目的完成,李士非请他吃饭,问起了新书的事。

        “《大时代》都写完一年半了,你新书也没个动静。  ”

        “在写了,在写了。  ”林朝阳说。

        李士非闻言顿时激动起来,“写了吗?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

        林朝阳将新书的故事给他简单讲了讲,李士非听得频频点头,“这个故事立意好!天生就有文学性、思想性!  ”

        他这话有明里暗里讽刺《大时代》的嫌疑,这部在内地出版至今销量过220万册,受到了许多读者的欢迎,但“内容通俗”这一点一直饱受诟病。

        从深圳到广州,外出一个多星期,林朝阳才回到香江。

        转眼已经是元旦中旬,林氏影业的《鸡同鸭讲》上映23天,累计票房正式突破3000万港元。

        最近几天,随着新片的不断上映,与《鸡同鸭讲》几乎同时上映的《僵尸叔叔》《义胆红唇》已经下映了。

        而《鸡同鸭讲》的单日票房也已经跌落至不足40万港元,不出意外的话,本周结束这部电影就会完成它的使命。

        在《鸡同鸭讲》还未下映的时候,林氏影业的下一部片子

        《八两金》已经登上了大荧幕。

        这部电影由执导过《秋天的童话》的张婉婷创作,女主角没变,还是张艾嘉,但男主角却由洪金宝变成了梁家辉。

        八两金饰演的猴子在人道洪流期间离别家乡汕头偷渡赴美。

        赴美多年后他熬不住思乡之苦下决心回乡,向伙伴借下八两金(金手表、金项链),又买了好些东西准备衣锦还乡,却在回乡途中遭遇了一连串挫折。

        张婉婷跟许鞍华有些相似,很关注现实,她要拍《八两金》

        这样的电影,注定是没办法取得高票房的。

        她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情况,这部电影的投资并不高,仅有

        500万,演员片酬还占了一半多。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林氏找到了珠影厂,让珠影厂协拍,把电影的取景放在了内地,省下了不少经费。

        这两年香江电影演员的片酬一路水涨船高,不管别人如何,梁家辉的表现是对得起他的片酬的。

        为了这部电影,他特地增重三十斤,因为电影中的男主角年轻时被叫猴子,结果人到中年过劳肥。

        八两金横扫院线,让其他电影公司松了口气。

        电影上映一周,《八两金》不声不响的创下了427万票房。

        这个数字对于大卡司、大投资的商业片来说当然算不得什么,但对于《八两金》这部投资仅有500万港元的文艺片来说,却已经非常成功了。

        按照这个票房走势,这部电影甚至可以依靠本埠票房便实现盈利。

        这样的情况让许多电影不得不感叹林氏影业的神奇!

        每周的宣发会结束,发行部门的员工松了口气,新片的发行工作顺利,老板看上去心情不错。

        林氏影业现在的业务范围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文豪1978》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9583/9958314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