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香江三部曲_文豪19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2章 香江三部曲

第(3/3)页

锅,压下了气泡,只几秒的功夫,红肉变白,随即便被几双筷子捞了起来。

        沾点调好味的酱料,往嘴里轻轻一放,入口即化,鲜嫩爽口,味道醇香。

        几人吃得眉飞色舞,丝毫不顾林朝阳的死活,他悻悻挥动刀锋,连着切了几盘羊肉,才开始坐下享用。

        每当羊肉吃了两分饱时,总得吃上一口糖蒜,不仅调和了口味,更能开胃,让人再次食指大动。

        等吃了五分饱,大家下筷子的速度终于慢下来了,也有心思聊天了。

        李翰祥如今在林氏当艺术顾问,偶尔参与一部电影的投资,一年落个三五百万进账轻轻松松,日子最是悠闲不过。

        狄龙自从《英雄本色》爆火之后,找回了第二春。

        岳华同样受了《英雄本色》的惠,但他并不像狄龙那么红,专心在林氏影业的片子里演反派,同样片约不断。

        许观文现在有更高的追求,早已脱离了赚钱的范畴,这两年戏没演多少,可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却越来越高。

        他们四人都算是直接受到了林朝阳的影响,被改变了前途,几人说起来无不感叹命运的神奇。

        放在三年前,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现在的情况。

        跟他们几人比起来,蔡澜就没那么好过了,他是嘉禾的得力干将,现在林氏和嘉禾的竞争进行的如火如荼,他不仅没跟着林朝阳沾光,反倒跟着受了不少压力。

        大家都有好处,就他没有,蔡澜说起来也是一肚子委屈。

        “要不然,你也跳槽到林氏来。”李翰祥玩笑着说。

        蔡澜笑起来,“我现在来亏死了,应该早来才对,怎么也能混个创业元老。”

        陶玉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现在来也不晚,我给你个副总。”

        蔡澜略显意外,随即笑着打了个哈哈。

        餐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等吃完饭了,季翰祥几人识趣的离开,蔡澜很自觉的留了下来。

        陶玉书脸色从容,挂着淡淡的笑容,“刚才的话不是玩笑,加入我们林氏怎么样?”

        蔡澜听到这话神色郑重,“现在你们林氏应该不缺人吧?”

        “不缺人,但是缺能人。公司现在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实话跟你说,我不可能总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电影这一项业务上。”

        陶玉书的话术跟之前拉拢施南生的如出一辙,果然,蔡澜听到这话眉头不由得挑动了一下。

        他五十年代便加入邵氏,凭借着出众的能力在几年之内便成为制片经理,获得了邵老板的信任。

        后来邹文怀出走,创立嘉禾,他也跟着跳槽,在嘉禾的成绩同样可圈可点。

        但不管是在邵氏还是在嘉禾,蔡澜都是打工仔,无非是赚的比一般人多点而已。

        陶玉书说她以后要将林氏影业的业务交出去,这样的未来对于蔡澜来说确实很有诱惑力。

        打工仔的尽头是什么?

        打工皇帝!

        林氏影业的掌舵人,绝对配得上这个称呼。

        “这个人选我会在几位高管当中选择出来。”

        陶玉书补充的这句话并未让蔡澜失望,反倒让他感到几分安心。

        陶玉书现在真要说让他跳槽到林氏,把总经理的位子让出来,他反倒会不相信有这种好事。

        见蔡澜沉吟着不说话,陶玉书又说道:“林氏在香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接下来要开拓和精耕外埠市场。

        你在邵氏的时候经营过日本的业务,在嘉禾又接触过湾岛的业务,我想把海外的一部分业务交给你。

        待遇方面..”

        说到了重头戏,蔡澜的神色不由得郑重起来。

        “我会成立一个子公司大路,专门经营日本、韩国业务。除了做发行之外,我会给大路注资3000万港元,用于跟两国片商的合拍。

        300万以下的投资可以由你来决定,只要跟公司报备即可。

        你除了每年30万的年薪之外,根据业绩会有子公司最高

        15%的分红。  ”

        听到这个条件,蔡澜怦然心动。

        按照陶玉书的话,这家叫大路的子公司主营海外业务,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他几乎相当于是半个老板。

        他没想到陶玉书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但仔细一想这似乎又很正常,陶玉书“散财童女”的名声在香江电影圈早已人尽皆知。

        “我得考虑考虑。  ”沉默了好一会儿,蔡澜才说了一句。

        “没问题,什么时候想好了,给我打电话。  ”

        陶玉书送走了蔡澜,问林朝阳:“你说他能来吗?  ”

        “一定会来的。  ”

        “为什么?  ”

        “我们给的钱多。  ”

        林朝阳的话引来了陶玉书的白眼,“我还不知道我们给的钱多?可蔡澜在嘉禾还是挺受器重的,他跟邹文怀又相识多年。  ”

        “那也没见邹老板分他股份啊!  ”林朝阳的笑容带着些戏谑,“放心吧,蔡澜这人看事情很通透的。  ”

        听着他的话,陶玉书也觉得有些道理,没再纠结。

        接下来的几天里,陶玉书日日上班,林朝阳则窝在家里写新书。

        因为晚上要陪两个孩子玩,林朝阳新书的写作速度不算快,每天两三千字,偶尔还要休息休息。

        动笔三个月,篇幅完成了大半,看样子年前应该是写不完了。

        小年刚过,林朝阳收到了北村美裕寄来的文学研究会的新一期会刊,另外还有一笔不菲的版税结算。

        转眼之间,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已经成立两年了。

        在过去两年当中,林朝阳作品不断被引进日本,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的会员队伍也从原来的24人扩展到了现在的

        46人。

        在队伍壮大的同时,研究会的影响力也在变得越来越大。

        在北村美裕寄给林朝阳的新一期会刊当中,有一篇近藤直子和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池田浩平共同创作的文章。

        标题为《八十年代中后期许灵均创作风格之流变》。

        文章中的观点认为,旅居香江是林朝阳创作生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此之前,林朝阳的创作风格多变,求新求变,既有睁眼看世界的开阔视野,也有发掘民族历史文化的雄心。

        旅居香江后,他的创作风格逐渐剔除了对技巧的追求。

        转而将目光对准了社会发展,以显微镜般的聚焦和手术刀般的精准切入,深入的完成了对香江社会的观察与批判。

        香江这个狭小的、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的经济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聚合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类问题,为林朝阳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楚门的世界怪陆离之事的应激反应;

        寄生虫悲悯之心;

        而《大时代》则是在完全摸透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律,见惯了其中的悲欢离合后的一种无奈的怅然。

        在文章的最后,近藤直子和池田浩平为这三部作品送上了一个响亮的名号一-“香江三部曲”。
如果您觉得《文豪1978》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9583/9958314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