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暖玉和寒玉_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6章 暖玉和寒玉

第(1/3)页

不得不说,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脑袋里整天琢磨的东西,都是特么的怎么坑人。

听到木雪晴的惊呼声,刘桂兰和王大柱也将脑袋凑了过去。

王大柱还将玉石从箱子里抠出来放在炕上,仨人借着蜡烛的光亮,满脸新奇的打量着这块玉石。

只听刘桂兰说道:

“还别说啊,玉这玩意真好,瞅着就跟那荤油似的,油汪儿的,摸着还滑溜儿热乎的。”

刘桂兰形容的,的确很贴切,因为真正的和田玉玉石,根本就不需要打磨,触感就会非常舒服。

不过刘桂兰所说的热乎的,就说的有点夸张了,因为这玩意儿,只能说是摸着不冰手,感觉不那么凉而已。

其实在华夏,玉石有很多种,而最值得人关注的,就是暖玉和寒玉。

暖玉,就是和田玉,而寒玉,就是翡翠。

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出产和田玉,华南以南的地方,也就是腼甸出产翡翠。

正好是冷的地方出产暖玉,而热的地方出产寒玉。

当然,只能说是绝大部分而已,并不是绝对的。

至于玛瑙是暖玉还是寒玉,至今还是众说纷纭,根本没有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不过要是根据产地来说的话,这玩意儿的主产区在东北,所以,说玛瑙是暖玉可能更贴切一点儿。

听到母亲的话,又看着这仨人对玉石兴致勃勃爱不释手的样子,王安笑着说道:

“哪天把它锯开,做几个镯子和牌子啥的,咱们家人都带上,我听说常年戴着这玩意还能养人呢。”

听到王安的话,刘桂兰有点迫切的说道:

“嗯呢呗,早先那些达官显贵啥的,不都戴这玩意儿嘛,你抓点紧,争取我大孙子出来前儿,就给他戴上一块儿。”

听到刘桂兰的话,木雪晴明显顿了一下,因为刘桂兰说的是“大孙子”,而不是“大孙儿”。

在当地,针对未出生的孩子,“大孙子”是单指男孩,而“大孙儿”是代表孙子辈,也就是不管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叫“大孙儿”。

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9809/99809849/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