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_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5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

第(1/3)页

“来,小武,吃个橘子!”刘之野剥开一个橘子,将其递到刘武嘴边。

刘武欣然张开嘴,愉快地吃了起来。这一幕,让他不禁回想起小时候。

那会儿,他和哥哥刘文只要生病了,父亲也是这般悉心照料他们的。

刘武笑着递给刘之野一个橘子,说道:“爸,您也吃一个,这橘子可甜了!”

刘之野笑着接过,回应道:“好,我尝尝,嗯,确实不错。”

刘武咽下嘴里的橘子后,开口道:“爸,我想跟您商量个事。”

刘之野点头示意:“啥事,说吧!”

“您别把我受伤的事告诉妈,我怕她伤心。”刘武说道,“还有,我这都没啥问题了,您老工作那么忙,就早些回去吧!”

刘之野欣慰的点点头:“那好,小武,你自己可要保重吧,你确实长大了,是个男子汉啦!儿賊,爸爸为你感到骄傲。”

确定刘武的伤病没啥大问题后,刘之野才返回了燕京。

刘武又在后方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才被医院批准出院。

伤愈后的刘武再度来到L山前线,直到今年9月份才随部队回到军区。

回来后,刘武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

他的英雄事迹则在此期间传遍大江南北,被誉为“活着的王成”。

面对身上的奖章与荣誉,经历过战火的刘武却淡然处之。

在记者采访时,他回忆起刚去战场时,全连一百多人,但最后活着回来的仅有几十人人。

于他而言,所获的这些荣誉并非属于他一个人,而是属于所有在沙场上奋战的同志。

回来后,刘武继续留在了原部队。

许多地方经常邀请他去作事迹报告和宣讲辅导,刘武从不缺席或推脱,且从来不收取任何费用,哪怕是往返车票都不让邀请单位出。

作为“前线英模报告团”成员,在全国各大城市和高校进行巡回演讲。

但每次演讲刘武都主要讲牺牲的战友,极少提及个人经历,每次被人问到,

他总是习惯性地摆摆手:“和牺牲的战友们相比,我们活下来的人没资格炫耀什么。

很少有人知道,刘武是主动请缨前往的最前线。

所驻守的观测点与敌军相距不足20米!而这一呆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几个月!

“出来的时候,我就快不会直立行走了,也忘了太阳是啥样了。”

所谓观测点,其实就是一个长不足两米,宽和高都不足一米的猫耳洞,“躺着行,趴着行,坐着也将就,想站起来可就没门儿了。”

L山前线的猫耳洞,其实就是在石岩缝里、山洞中、土崖上构筑的防炮洞,也防日晒雨淋,但不防潮,更不防老鼠、蛇和蚊子。

有一次刘武正趴在洞口用16倍的望远镜观测敌军行动,忽然感觉大腿处凉森森的,

回头一看居然发现一条碗口粗、两米多长的大蟒蛇,正顺着他的大腿不断往上爬,

“我一动都不敢动,它就从我大腿一直爬到腰,又爬到肩膀子,最后在脑袋顶上缠绕两圈后爬走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战友就扣动扳机,蟒蛇随即毙命。

刘武说,L山前线的苦是那种无以言喻的辛苦,

衣服没办法洗,洗了也晾不干,上了前线就别指望洗澡,的确良的军装变成了硬壳。

抓痒能抓到虱子,除了蟒蛇骚扰外,连老鼠都不示弱,白天也敢钻到被子里,把干粮袋咬得一塌糊涂。

“窝在猫耳洞里苦,我们上猫耳洞就更苦了。”

从后方奔向前线阵地,要经过亚热带原始森林,森林里遮天蔽日,几乎没有路,

只能照着前面战友的脚印走,走的人多了,也就走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脚不能离开小路的印迹,两边到处是地雷,炸伤人的事情经常发生。”刘武继续说道。

就是昨天刚刚走过,今天也不能保证路上没有地雷。

因为他们所要去的观测点和敌军的阵地相连,敌军特工经常利用晚上悄悄布下地雷。

也有下雨时,常常把过去布在其他地方的地雷冲到小路上来。

总之,每走一步都有生命危险。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都把身体弯成90度,躲避敌人狙击枪手的子弹。

还要在草丛里寻找可行的路。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空身走都流汗。

更不要说身上背着四五十斤的枪支弹药和水、干粮等供给。

汗水模糊了视线,浑身上下都是红色的泥浆,擦破的伤口,被汗水浸得疼痛难忍,仍要连爬带走,不停地向前沿前进。

“老虎口”是个80度的山坡,要过此关必须四肢并用,抓着草藤爬行,一不留神,就会“坐飞机”滑入地雷区。

“无底洞”是个悬崖上的羊肠小道,站在道上向上看,是刀削斧劈的悬崖,向下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平时无人敢走;

还有“生死线”,是个百米暴露地段,全在敌狙击步枪标定射程之内。

“进了猫耳洞差不多就赤身裸体了。”

刘武抵达猫耳洞的时候,全身上下密布着大小百八十道或是跌伤,或是被热带灌木划破的伤口,迷彩服早已“遍体鳞伤”。

“猫在洞里也没法穿衣服,蚊叮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26897/2689766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