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五章 思变(二合一)_代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零五章 思变(二合一)

第(3/3)页

得我此言不对,可去向司马道子告密便是。”

  王绪道:“我哪有此意?只是此刻流露半点这样的想法,相王若是得知,便将是全族死无葬身之地之局。”

  王愉道:“所以我才和你单独说这件事。狡兔尚有三窟,何况我族?还是那句话,我等年老,死不足惜。但我太原王氏百年之族可倒不得。你我后辈儿孙,还是要活下去的。最好能留条后路,左右逢源才是。押宝于一头,最终悔之晚矣。”

  王绪沉沉不语,他明白王愉的意思。其实他心中也早有考虑。跟随司马道子这么久,早知道司马道子是怎样的人。此人无情无义,暴虐成性,野心勃勃,但却无容人之量。跟着这样的人,随时可能掉脑袋。

  但自己已经涉足的太深了,知道的事情太多了,难以抽身了。他只怕自己想找后路,别人也未必能容他。

  然而王愉的话给了他触动。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太原王氏族人,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城破之日,自己必是桓玄清理的对象,而太原王氏的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儿孙都要受牵连。自己明知此番凶多吉少,又怎能不提前做好准备。无论如何,也该试一试吧。

  “茂和堂兄之言,我记住了。容我好好的想一想,再做计较。”王绪低声道。

  王愉微微点头,沉声道:“也好,仲业好好的想一想吧。”

  王愉起身缓缓离开,众人跟着他散去。王绪站在堂前,看着黑沉沉的天色,耳听着宅子外边的街巷上一片哭嚎之声,吵闹之极。那时中军还在疯狂的抓丁征夫。

  王绪皱眉沉吟许久,缓缓踱步回内堂而去。

  ……

  姑塾城,天已初更。城西校场上,冷风嗖嗖,入刀割肉。五万姑塾守军正在黑夜的掩护之下在此集结。

  司马允之和司马休之是下午快马从京城赶回的,两人带着重大的使命,那便是司马道子希望他们做的,趁桓玄军兵马正在集结,兵马立足未稳之际给于桓玄军迎头一击。

  这本来是个颇为冒险的做法。看似有道理,但其实,如今的局面,坚守城池等对方来攻才是最好的办法。司马道子想要先发制人,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这也是他目前心境的写照。

  司马允之和司马休之两兄弟都没有领过兵马,这一次算是赶鸭子上架。司马允之倒是有些基础,当初跟随两位兄长司马尚之和司马恢之在军中混迹过一段时间,还算有些见识。司马休之则根本连打仗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一直在京城浪荡。

  此番司马道子让这两位领军,可算是选对了人了。司马道子其实也没办法,能领军的人不多,而且这种时候许多人他都不放心。刘牢之阵前倒戈的事情让他心有余悸,所以他总结了教训,领军之人一定要可靠,其他的倒是无所谓。

  特别是这种时候,兵马必须抓在手里。人心思变,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司马允之和司马休之虽然领军的经验不足,但他们的两位兄长都死在了桓玄手里,这两人和桓玄有骶骨之仇,那是绝对不会背叛的。更何况又是司马氏宗族之人,更加可靠了一层。

  至于说作战,无非是守城作战,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能力。战法简单的很,拼命抵挡便是。司马允之和司马休之两人虽然领军经验不足,但这两兄弟一向的表现来看,还是值得期待的。司马允之和司马休之两兄弟性子刚硬憨直,颇有老谯王司马恬之风。司马恬生前最喜司马允之,不可能不传授他领军作战的机宜。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司马道子还是相信血脉的力量的。

  当然了,作战之时司马道子会派出懂军事的人员加以辅佐,以防万一。

  司马允之和司马休之。两人路上便商议好了,这一回必要一鸣惊人,给世人一个惊喜,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抵达姑塾之后,他们当即召集了姑塾守军将领会商,商议进攻之事。

  将领们都很惊讶,这种时候当固守城池方为上策,主动进攻是什么路数?有人提出了质疑,但被司马允之当场斥责,加以否决。

  司马允之根据斥候的探报,得知对方驻军在姑塾西五十里外,于是当即下令大军集结包抄,将对方已经抵达的两万兵马包围歼灭。

  司马允之的计划很简单,他在作战地图上用炭笔画了两条弧线,对所有人道:“两翼齐飞,中间包抄。关门打狗,必能成功。”

  有将领当即指出:“大将军,南侧路线是山林之地,难以通行。北侧路线是江边滩涂,更难行进。恐怕很难完成包抄。路线的选择值得商榷。”

  司马允之给了他一个啼笑皆非的回答:“没路给我开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我不管你们怎么做,总之,四更天必须抵达。否则,我只管砍你们的脑袋便是。”

  众将领无言可对,心中均想:“这下完了,这二位要断送姑塾兵马了。对方初到,定然加以防备。放着好好的城池不守,去搞什么长途突袭,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只得应命。

  司马允之和司马休之遂在天黑之后集结兵马。初更时分,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左路一万,右路一万,中间由司马允之和司马休之亲自率领,三路兵马直扑数十里外的桓玄兵马大营。.
如果您觉得《代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32484/32484762/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