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举一反三_文豪19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0章 举一反三

第(1/3)页

说起来有些寒酸,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连个奖金都没有,林朝阳从约翰·厄普代克手中所接过的镀金奖杯已经是获奖的最大物质奖励了。

        当然了,对于作家而言,获奖的最大好处从来不是奖金。

        作为美国三大文学奖项之一,书评人奖在美国读者群体当中的号召力还是非常高的,

        得了奖除了作家本人的出名,也会带来作品的热卖。

        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书评人奖获奖名单公布后,小说类获奖作品的销量至少要增加30万册。

        这个数字跟林朝阳的作品畅销量一比不值一提,但对于绝大多数纯文学作家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销量了。

        手中握着奖杯,林朝阳看向了台下。

        华尔街餐厅的营业面积不大,颁奖礼布置的也并不恢宏,除了一个供作家们拍照的背景板之外,再找不到跟颁奖礼有关的布置。

        不过现场近百位嘉宾们给予林朝阳的情绪价值却很高,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半分多钟,

        而后慢慢平静下来。

        所有人都静静的看着林朝阳,等待着这位来自异国的作家发表他的获奖感言。

        「晚上好,所有文学的同路人———」

        如此别致的称呼瞬间引发了在场嘉宾们的掌声与欢呼,所有人看向林朝阳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期待。

        「非常感谢协会和所有评委对我和《猎人安布伦》的认可,虽然有人说你们应该在去年就把这个奖颁给我了。」

        现场顿时哄堂大笑。

        《达拉斯买家具乐部》去年爆冷出局,在当时还引发了不少争议。

        现在林朝阳旧事重提,有些挖苦协会的意味,偏偏他的态度又是大方的,几位在场的评委露出苦笑,只能把这当作是胜利者应得的宣言时刻。

        「别介意,这只是个玩笑。评奖嘛,这事我以前也干过,经常要挨骂。」

        林朝阳只说了短短几句话,现场笑声阵阵,气氛融洽而愉快。

        过了一会儿,他才收敛了笑容,神色郑重起来,现场嘉宾们更加认真的望向他,大家都知道接下来的话才是重点。

        「两年前,当我在香江一间终日飘着茶香的书房里,用钢笔写在第一行文字时,窗外隐约传来潮水争先奔涌的声音。

        那个时候我未曾料,这部关于生命和诺言的故事,会穿越语言的铜墙铁壁,在诸位评委心中激起如此深邃的共鸣。

        文学总是在不经意的瞬间触动我们的内心,我们书写,是为记录,也为见证,当诸位选择让这部充满生命力、勇气和爱的文本登堂入室时,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而在今夜,当我的手触碰这座由星光所铸就的奖杯时,仿佛也触摸到了无数幽灵般游荡在文学史中的灵魂。

        那些被遗忘者的叹息、被遮蔽者的低语、被规训者的挣扎,此刻都化作我掌心的重量。

        这座奖杯此刻的重量,正来自那些尚未被文学打捞的沉没人生。

        愿文学继续指引我们!

        谢谢!」

        说完感言,林朝阳鞠躬,台下再次响起如雷般的掌声。

        跟先前不同,这次许多人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林朝阳的发言称得上文采斐然,并且透露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在最辉煌的舞台上向那些无名的创作者致敬,尽显大作家的格局。

        发表完感言,林朝阳走下台,还未及与陶玉书分享喜悦,便已经被拉到了采访区。

        文学奖项能吸引到的新闻媒体肯定不会像奥斯卡那么多,今天到场的媒体有十多家,

        最大牌的莫过于《纽约时报》和《纽约客》。

        除此之外,新H社和《明报》也派了记者来见证林朝阳的获奖。

        群采的流程很快,不到二十分钟就结束了。

        今晚最大的奖项,也是最后的奖项完成颁奖,采访也结束了,就意味着颁奖典礼画上了句号。

        回酒店的路上,陶玉书端着新获的奖杯左看右看,眉眼间满是欢喜,又问林朝阳:「你那感言什么时候写的?准备得很充分嘛!」

        「还准备什么,那不是张口就来嘛。你在台下,我肯定得好好表现啊!」林朝阳得瑟着说。

        陶玉书嗔怪的白了他一眼,又喜滋滋的摸了摸奖杯。

        翌日,林朝阳扶腰而起,这一天工作强度太大了。

        身边空无一人,陶玉书给他留了张纸条,说今天要去百视达总部谈合作。

        林朝阳自己吃过早饭,也没出门,因为今天他还有两场专访。

        晚上他接到了罗伯特·戈特利布的电话,说要为他举办一场庆功会。

        「庆功会」当然是玩笑话,实际上就是朋友间的聚会。

        不过林朝阳刚得了书评人奖,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隔天一到罗伯特·戈特利布在长岛的家里,就被众人围住询问他的获奖感想。

        参加完聚会的第二天,林朝阳便乘飞机飞往洛杉矶。

        百视达的总部在科罗拉多州,陶玉书谈好了合作后就直接回了洛杉矶。

        夫妻俩在穆赫兰道的豪宅相聚,林朝阳询问陶玉书合作的情况,她说起来兴致不高。

        百视达成立于1985年,最早以录像带租赁起家,仅仅花了10年便在全美开了8000家门店,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小镇,你几乎都可以看到百视达的身影。

        现如今的百视达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与好莱坞所有制片厂都达成了独家合作,确保这些制片厂的最新大片能够第一时间被他们的客户看见。

        但既然是录像带霸主,合作的条件对于林氏影业而言自然谈不上多优渥。

        这种「人为刀姐,我为鱼肉」的感觉陶玉书可不喜欢,何况在她看来,录像带租赁可是电影行业终端获利的利器之一。

        要知道百视达去年的营收已经逼近了40亿美元大关,这是什么概念?去年美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也才54亿美元而已。

        而事实上,自1988年,美国电影市场的录像带租赁年收入就达到了51.5亿美元,而当时的票房收入只有44.6亿美元,并且这个数字在近两年还在不断加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文豪1978》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https://m.123vvxw.cc/html/99583/99583146/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